“今年市场价格不好,我们有3000吨大葱还在地里,如果10天之内还卖不出去,这些大葱就全毁了……”日前,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涧沟镇一农户致电省城媒体,希望有人能够帮帮他们。
很快,消息通过报纸、微信朋友圈、微博传开了。在芜湖,青年创业组织新五四创业联盟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号召联盟创业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联动,助农民度过滞销危机。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率先前往当地考察采购,连夜卸货装车……干劲十足,昨天,又利用线下线上分销渠道,开展了全城义卖。
市民积极响应,一天销售过半
3月31日晚7点到昨日凌晨3点,4辆大货车从六安陆续抵达芜湖。深夜,一群年轻人奔波于几个下货点,挥汗如雨。
据了解,长江市场园农产品交易市场现在的大葱批发价约为毎斤1元。昨天8点,在澛港大市场,5000公斤的大葱以6毛一斤率先开卖。“2元3斤,8块钱就能买到一大捆。”这是基于收购价格计算的,人工费用都全部去除。此外,因为是义卖,又要保证义卖的效率,所以到时重量方面还会有一定弹性空间,只多不会少。
现场,除了认购爱心大葱的市民,还有一些开车办事的企业从业者主动认购。“我开了个汤包店,理该买一点。”“虽然我们这边不常吃,但这样的爱心活动一定要支持。春天了,杀菌消毒防感冒,也很有用的。”“送亲戚送朋友,也不贵,多买点”……
在鸠江区清水街道,爱心义卖也在同步进行。
“我是通过网络了解到了六安寿县有那么多的滞销大葱,后来,新五四创业联盟去实地收购,就决定认购一吨。”该街道清苑社区工作人员王倩告诉记者,社区提前通过社区信息平台,让楼栋长发布了义卖消息。
早上8点,在清苑小区的文体广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拉起了条幅,支起了爱心留言板,以5元一捆(约10斤)的价格向社区居民义卖。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这1000公斤的大葱就接近销售一空。中午,社区又将剩下的200斤大葱,赠送给辖区的环卫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居民在购买时都没有挑挑拣拣,讨价还价。相反,“为心爱的人做十顿葱油拌面”“烧爱心菜送老妈”“一点爱心,微薄之力”……居民对义卖活动表现得十分热情。辖区居民谢先生掏出100元,购买了一捆大葱,并坚持不找钱、不留名。
截至昨天下午,全部10吨大葱的销售量已经过半。
线上线下融合,一个暖心故事
新五四创业联盟成立于去年5月,是由芜湖“80后”“90后”创业者共同倡导发起的非营利性综合创业服务平台。目前,这个联盟交流群的成员已超过300名,依托联盟资源,让此次爱心行动显得迅捷、高效。
记者了解到,一些爱心企业不仅自己采购,还承诺作为线下大葱分销点,团购网站、超市、社区、养老机构、餐饮店纷纷拔刀相助。而对很多参与爱心义卖的年轻人来说,爱心行动也是对自己价值观的一次升华。
在“新五四”,许多创业者都是出身农村,如今在芜湖打拼。所以,对于土地、农民,他们有着很深的感情。作为联盟负责人和活动发起者之一的王喆,曾在2011年助力芜湖菜农团购义卖白菜1.5万斤,再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他显得成熟老到。在此之前,3月29日下午,他和“新五四”创业联盟主要负责人还前往受困菜农处,实地考察。
“利他之心人间即是天堂,利己之心人间即是地狱。”看着五六百亩的大葱随风摇摆,春意盎然的景象在村民眼里却徒生悲凉,王喆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分担。
“下货下得我浑身湿透,在芜湖奋斗多年,真不是当年在乡下一人独挑11亩田的时候了。不过累并幸福着。助人快乐!”芜湖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崔彪,连夜参与了卸货工作。
“大葱滞销,农场发不起工资,70多岁的老人为了每天70元的工钱,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七点多采葱、捆葱、扛葱,很多人甚至累趴下。农村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去扎根建设!”在义卖现场,记者结识了新五四创业联盟会长胡家亮,这个24岁的年轻人拿着喇叭、扯着嗓门,卖力“吆喝”,感触最深。
记者 王世宁 文
记者 赵亚玲 实习生 章言 摄
填写献爱心的清单
创业联盟的志愿者正在整理大葱
清苑社区爱心义卖现场
澛港大市场爱心义卖活动现场
新闻推荐
酒罍子能否代言合肥旅游商品? 合肥市旅游局接受市民建议 黄军志 记者 董艳芬 文/图
星报讯不久后,到合肥游玩的市民就能带走一套名为“合肥印象”的旅游纪念品。记者从合肥市旅游局获悉,合肥旅游纪念品2010版昨露脸,分别是:印在“圣旨”锦缎上的新《合肥赋》、合肥名人纪念币、黄...
寿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