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寿县新闻 > 正文

茶香背后的故事

来源:大江晚报 2016-04-14 20:12   https://www.yybnet.net/

清明节气前后,采摘的茶叶是名贵的“一芽一叶”明前茶,为广大品茗一族所追捧。由于今春以来天气较冷,茶树发芽迟,今年的明前茶将“少而贵”。近日,三山区峨桥镇浮山有机茶正式开摘,附近村民首批来到茶园采茶。

峨桥浮山的500亩茶园,生产的主要是条型茶的毛峰类。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从鲜叶采摘,到成茶出炉一般需要2天时间,然后还要进入冷库冷冻7天“去火”才能上市销售。每年的3月20日——4月底,近200名采茶人将陆续来到海拔400多米高的浮山,这些采茶人近至浮山脚下,远至安徽寿县。从早上6点天蒙蒙亮开始采茶,到晚上天黑吃饭,平均一人可采五六斤鲜叶,每天收入100—120元。腰疼了,手裂了,晒太阳,吹冷风,赚的都是辛苦钱。

制茶师傅介绍说,极品的“明前茶”最好在多云采摘。说是采茶,其实是“掰茶”,掰下的“一芽一叶”不能有梗、大叶等杂物,外形俗称“雀舌”。间歇性的阳光、山风可将茶叶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做出来的茶叶带着“兰花香”,色、香、形才是最佳。采茶期间,不仅采茶人累,制茶人更累——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当天的鲜叶必须连夜制成成茶,否则将变红、发黑,品质掉一个大档次。一杯香茗,得之不易。 

记者 吴安亚 文/摄

三月的山上还是很冷,采茶要注意保暖。

说是采茶,其实是“掰茶”。

一个上午的成绩

一杯香茗,得之不易。

制茶师傅的眼神毒辣,鲜叶中的任何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

秤盘里是一个上午的收获。

经过一夜的劳动,成茶出炉了,即将送往冷库冷藏。

采茶第一天,带着满满的希望。

新闻推荐

酒罍子能否代言合肥旅游商品? 合肥市旅游局接受市民建议 黄军志 记者 董艳芬 文/图

星报讯不久后,到合肥游玩的市民就能带走一套名为“合肥印象”的旅游纪念品。记者从合肥市旅游局获悉,合肥旅游纪念品2010版昨露脸,分别是:印在“圣旨”锦缎上的新《合肥赋》、合肥名人纪念币、黄...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茶香背后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