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寿县是农业大县,地广人多,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为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寿县减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化零为整”将建设用地向城镇附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规划后共形成242个中心村、1464个自然村,腾挪零星建设用地向城镇附近集中,规模达94.76平方公里,保障了‘人口进城、产业进城\’的空间需求,实现了土地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刘道成说。
信息化平台建设,也是寿县“多规合一”探索的一大亮点。7月28日,记者在寿县规划局多功能室看到,一个醒目的大屏幕上,红、黄、橙、绿等颜色清晰地标示出全县各个区域、地块的用途,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线路,一目了然。
“地块多大面积、基准地价多少、能做什么产业,打开电脑一清二楚。同时还引入了虚拟现实场景,根据规划建模真实地展现出建成后的效果;建设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也都输入系统,建设报批时相关指标都可比对分析。”县规划局副局长杨宏霞说,“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系统由业务协同平台、智慧规划系统、各部门业务审批管理子系统构成,通过各类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多规”信息的集成和运用。
寿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仇恒明介绍,县里建立“多图联审、多评合一”机制,进一步完善审批服务流程,通过调整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合并部分审批环节等办法,实现了审批流程再造,变“各部门单独审批”为“多家网上联合审批”,申请人可以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原来从项目立项到开工,没有大半年时间办不下来;‘多规合一\’以后,压缩到40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大提高。”
·记者手记·
“多规合一”,建设更有力有序
一座桥,建了拆,拆了又建;一块地,因规划冲突而长期闲置,甚至沦为“僵尸地块”。在不少城市的建设中,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究其原因,与某些部门制定的规划不够科学有关,更与规出多门、各自为政的规划形成机制有关。
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分别由不同部门编制。各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许多规划编修时间不同、编制依据不同,技术标准不统一,规划编制期限不统一,甚至在编制过程中使用的坐标系也不一致,信息沟通不畅、衔接不够,导致“规划打架”,严重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失控等问题。
作为安徽省“多规合一”试点县,寿县统一空间布局,统一规划编制,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有效杜绝了“规划打架”等乱象。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更有效地加强城乡空间布局的衔接和协调,即在明确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底线和前提下,努力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整合一张蓝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才能让每一块土地各得其所,城市各领域规划布局相得益彰。
新闻推荐
寿县张李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就医困难,许多农民“小病拖、大病扛”,导致因病因残致贫。市城管局驻张李乡韩店村扶贫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医院开展“精准扶贫、送医下乡”活动。近日,医院义诊...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