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平
昭关,史书里的古昭关,戏文里的古昭关,千年传说的古昭关,梦里惊魂的古昭关,就在我眼前。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下午,细雨绵绵,昭关古隘浸漫在无边的细雨之中,一如2500年前的那个秋天。周遭空无一人,唯秋风秋雨,绵延不绝。其时,我正和电视台的同志一起,奔走在全省各地,拍摄一组名为《皖地风流》的电视散文,昭关就这样出现。
这是我第一次和它相遇,而它的出现,竟是那样孤绝,那样突兀,那样令人震撼。
那是一种无法复述的感受,猝不及防,将身心洞穿。关口两侧,岘山和城山对峙,雨幕下乱石狰狞,秋草衰白。2500年风雨依旧,仿佛一切又回到了从前。这是楚国东北边境的最后一个关口,吴头楚尾,过了昭关,便是吴国的地界。所以当衣衫褴褛的伍子胥,穿越广袤而危机四伏的楚国的土地,终于到达这里时,他大大松了一口气,自信楚平王派出的追兵,已经被他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然而昭关还是出现了,出现在楚国的尽头,出现在伍子胥的面前。
环顾左右,伍子胥不由得一阵心慌,前路变得更加莫测,更加凶险。昭关的城门之上,张贴着捉拿他的告示,守关的兵士正一边对照手中的画像,一边验看关牒。而东有岘山,西有城山,昭关险关天成,万夫莫开。前路既绝,后路又断,父兄深仇未报,自己又身陷险境,伍子胥茫然四顾,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昭关就是在那一刻,注定要进入中国的历史,注定要在檀板金声中,传唱千年。
而绵绵秋雨,这时也渐骤渐紧了,忧愤交集的伍子胥,一夜之间,须发皆白。
这是春秋后期,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诸侯并起,群雄争霸,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这一年,孔子二十九岁,学琴于师襄。而楚人伍子胥的父兄,因奸臣费无极的谗言而被杀害,为报父兄深仇,伍子胥一路奔逃,来到昭关之下。追兵越来越近,盘查越来越紧,伍子胥一夜之间,白了头发。
他最终得以脱逃,要感谢一个史称“东皋公”的人,没有东皋公为他换装替身,巧妙安排,伍子胥很难逃得出去。这是一位隐者,东皋公并非他的名字。“皋”的本意,是水边的高地。京剧《文昭关》是传统戏曲中有名的剧目,奚啸伯、杨宝森、马连良都唱,尤以杨宝森最为悲凉苍劲,古朴沉雄。伍子胥解下头巾,露出满头白发,一时天地俱惊,美得令人目眩。东皋公走上前来,对他说道:“将军你来看,四面俱是高山峻岭,若要去到吴国,必须打从昭关经过。”隐者东皋公就这样从幕后走出,走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收留伍子胥的东皋公,为他当替身的皇甫讷,以及混出关后,摆他渡河的老渔翁,都是含山人。含山自古多义士,观伍子胥过关,始信然。春秋末期的吴楚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越王勾践、兵家孙武、大夫范蠡、美女西施等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与伍子胥有关联。“吴楚多少兴亡事,都在昭关柝声里”, 昭关成就了伍子胥,也成就了含山。
含山多山,据《清一统治》记载,含山的得名,即因“县西三十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然昭关所在的岘山、城山,都不在这一方向,而因北宋名相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名动天下的褒禅山,在县城东北7.5公里处,也不在这一范围。褒禅山有龙洞、罗汉洞,洞穴深幽,怪石嶙峋,钟乳石倒垂如帘。当地民谚:黄山三百六十顶,褒山三百六十井,褒禅山多井,有袭女泉、白龟泉,泉水清洌,终年不竭。然在含山城西,一定还有我没有去过的地方,那里一定如史书上所描述,群山环峙,峰石错落,势若吞含。雨越下越紧,昭关笼罩在秋风细雨之中,远望含山深处,烟雨苍茫,无限风光,如隐如含。
随 笔
古昭关
新闻推荐
贵池路学校集中尽量避开“目前,地铁2号线工程长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正在围挡施工中,潜山路南侧车辆禁止右转上长江西路。”蜀山交警大队三中队李...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