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春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街头巷尾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补贴:巨头烧钱,大众得益。于是乎,人人都开始使用起打车软件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如火如荼,在一些省会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兴起,大有蔓延到中小城市之趋势。有人认为,早晚下班高峰期,掏出手机摇一摇就能知道附近哪里有出租车,不用再彷徨无助地等待,很方便。但也有人认为,打车软件会带来恶性竞争、随意加价等无序行为。如果司机分心使用打车软件,岂不是埋下了出租车事故骤增的隐患……对此,你怎么看?
据网友介绍,这几天用了嘀嘀打车,很实惠很方便。使用了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软件的司机也都很兴奋,直叹每天至少可以增加50元的收入。据调查,近日,“嘀嘀”和“快的”两家打车软件的补贴烧钱大战,让不少省会城市市民和司机大呼过瘾,但也让没有安装打车软件的市民陷入了“空车不停”打车更难的窘境。打车软件的开发无疑对缓解打车难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也正在逐步向中小城市推广,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凭借给司机和乘客的高额补贴及便利性,受到广泛欢迎,形成了对立的态势,大有携手一统出租车市场的架势。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用户爆满,打车软件频“瘫痪”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火拼,火了两款打车软件。究其实质,点燃司机和乘客热情的是它们带来的补贴和省钱,而非“便利”,也由此滋生了严重挤占公共出租汽车资源的“非必要打车”。为了获利,有的乘客不开私家车而用软件打车,既避免了停车难,又节省了汽油开支和停车费;有的高校学生竟然一步也懒得走,在校园内打车……造成了用户爆满、软件频“瘫痪”的情况。
的哥“挑活儿”拒载,路边打车难上加难
因为有了打车软件,司机会“隐形挑客”,高峰期,有司机抢到一个大单,会直接甩掉车上乘客。空载、拒载问题就会突出。
终端设备分散司机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
随着“嘀嘀”和“快的”两个打车软件之间的“补贴大战”不断升级,优惠的条件和使用的便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以前开车天天听交通广播,现在用了打车软件,司机基本没时间听广播了。2月22日,新华社报道,19日、20日两天,山西太原全市共发生106起涉及出租车的交通事故,司机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集中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成都的哥彭师傅在使用嘀嘀“抢单”后,因为驾车时拨打接听手机,被交警罚款100元并记2分。北京也有多起事故是因为出租车司机在行驶中操作智能手机所致。
部分司机“一车二用”,套取两次补贴。
有的司机配备两个手机,多块电板,不停地边开车边抢单。有司机说:“先用一个打车软件叫车,上车后用另一个软件再叫一次活,都是我接单,这样就能补贴两次了。”
有媒体观察分析,在嘀嘀打车将补贴下调至5元后,没出一周又上调至10元,这反映出“补贴减少、用户就减”的现状。如果补贴一撤,市民该坐公交坐公交,该挤地铁挤地铁。
打车软件让不少中老年人打车更难
打车软件受到年轻人欢迎的同时,也让不少中老年人犯了难。一些手机上没有安装打车软件的中老年人感叹:“打车难了,街上空车不少,但就是不停”,一些不会用打车软件的中年“的哥”生意也难做了。
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打车软件也会发展到黄山市。面对这一趋势,笔者认为黄山市交通运管部门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能一律叫停“踩刹车”,而是规范打车软件。首先应建立一个统一的调度平台,并进行规范化操作。有关部门督促监管每车每人只允许装一个手机叫车终端。其次,要求的哥在使用打车软件时佩戴耳机,因为安全很重要。同时加强管理,司机不得随意拒载等。
新闻推荐
□ 金雪蕾晨刊讯 2月25日,一村民为了送东西给亲属,竟冒雨骑着一辆三轮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幸好被巡逻的高速交警及时发现,将其安全带下了高速。当天16时许,正下着大雨,黄山交警...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