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太平,有一位近50岁的村支书,他努力钻研茶叶经营生产,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结束了茶农们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注册的“猴坑”商标声名远扬,茶农收入成倍增加。他就是猴坑村党总支书记、猴坑村村委会主任、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继凡。
“猴魁新茶王”、“猴魁传人”、“安徽省茶产业明星企业家”、“全省农村优秀人才”……一系列荣誉加诸于身。在4月太平猴魁新茶上市之际,笔者有幸采访到方继凡。通过近一小时的接触,笔者发现,“不甘平凡、以奇致胜、心系茶农、一心为公”是他身上最为优异的品质,也是他受万千茶农爱戴的原因。
太平猴魁看黄山,黄山猴魁在猴坑。位于太平湖畔的猴坑村既是太平猴魁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地,也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库区、茶区和革命老区。如今,踏上宽阔平整的盘山公路,趟过汩汩流动的山间小溪,走进连绵起伏的群山,举目四望,会惊喜地发现:猴坑茶乡大变样了,那一簇簇青翠欲滴的茶树,行连行,片连片,处处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幢幢富丽堂皇的小洋楼,时隐时现在茂林修竹之中,炒茶机声隆隆,茶农笑语朗朗,整个茶乡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人们谈起如今的变化,无不称赞猴坑村党总支书记、猴坑村村委会主任方继凡。据猴坑村民介绍,前些年车至猴坑村还得改乘小船进山,现在可以乘车直抵猴坑村村口。那时,该村还叫三合村,猴坑不过是该村的一个村民组。而如今,新修的水泥路刚好够两辆小车相会而过,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有本省的,也有外地的,显然大多是“慕茶而来”。
“2013年,三合村改名为猴坑村,这其中蕴含了您不少的心血,改名对于乡村建设有何意义?”
面对笔者的提问,方继凡娓娓道来。“原新明乡三合村是太平猴魁核心产区,这里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和饮茶历史,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其境内猴坑一带是太平猴魁茶创始地,‘猴坑\’二字在国内极具知名度。为此,三合村更名为‘猴坑村\’,将充分发挥名茶之乡和乡村旅游的品牌优势,有利于深入挖掘太平猴魁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深度结合,促进太平猴魁茶产业的大发展。”
正如方继凡所言,近年来,猴坑村焕发新颜。目前,该村是黄山区唯一的全国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示范村、省级重点美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村。通过诸项目的建设整治,极大丰富和提升了茶农们的文化生活与幸福感。
一心为公,谱写新徽商传奇
4月15日,猴坑茶园开园仪式在猴坑村隆重举行。身兼数职的方继凡拄着拐杖忙前忙后。原来,前年赴上海找规划专家商议开发猴坑村的旅游业,不料在高速公路突遇车祸,他身受重伤,幸亏救治及时,才又回到了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茶山。
“在我出车祸后,茶农们都很担心。我在浙江住院期间,村里大半人包车过来看望我,有的当场就流下了泪水。”方继凡说,事发后,自己意识越发清醒,“猴坑村还有一条路没有修好”始终回旋在脑际。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未尽之事,重伤的方继凡出奇般的撑了过来。
方继凡,在众人眼里,是一个极具思想的奇人,更是具有徽商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方继凡祖居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猴村村民组。出生在深山里的方继凡,角色几经变化:茶人,军人,汽车修理工,又曾先后办过家禽养殖场、做过水果生意、与人合伙办过一家“兴农技术服务部”,还曾卖过鱼,开过渔具店。最后,才以坚韧、智慧走出了一条致富茶路。
随着市场的变化,方继凡积极应对。2013年,首条“太平猴魁茶机械化加工生产线”建成。该生产线的建设,加快了太平猴魁茶产业升级步伐,彻底改变太平猴魁茶手工作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实现向集约型、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的大跨越式发展。
为实现公司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信息化与智能化,2013年,猴坑茶业投入200多万用于物联网建设,对茶叶种植、加工设施进行信息化升级,通过部署面向茶叶食品环境监测等信息化设备,打造黄山市猴坑茶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园,从而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与此同时,猴坑茶业将产品在淘宝安徽馆和天猫、京东商城等平台展示销售,吸引广大爱茶者争相抢购。
靠山吃山,带头开辟致富路
“茶是猴坑村民的生机,也是其骄傲。”方继凡笑言,猴坑村茶农如今很拽,因为猴坑村的太平猴魁从不下山交易。2000年,茶农户均年收入5000元。如今,猴坑村茶农一个茶季收入多者上百万,一般都在50万元上下。猴坑村民在太平县城都买有商品房、住宅房,每年茶季后都下山住到城里,间或也上山打理茶园。
“有人说茶叶是摇钱树,可2000年左右我们守着茶山没饭吃。那时我凭着一股子热情,发誓要改变茶山的面貌,要让村民富起来。”身兼数职的方继凡,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回首这条致富路,方继凡记忆犹新,其间的艰辛也可想而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必须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一条龙的道路,走订单农业之路,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农户则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加工,企业引导茶农使用新产品、新技术,确保太平猴魁茶的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富起来。
同时,方继凡经营的猴坑茶业公司还着眼于科技兴茶,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并引进新科技、新设备、新工艺,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科技推动力。随着太平猴魁茶产业的发展,方继凡越来越意识到:茶叶品质的理性回归和茶叶的内涵升华,才是太平猴魁产业最终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我们既要保证太平猴魁生产地的茶农利益,更要保证消费者买到真正放心的太平猴魁。”
针对近年来高端礼品市场发生的变化,方继凡坦言,“猴坑太平猴魁基本上没受影响,我们目前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力争保证茶农利益不受任何损害。”方继凡说,今年猴魁的市场批发均价在每斤4000-5000元之间,顶级茶每斤价格仍将维持在万元以上,最大限度保证茶农增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山深处正是有了方继凡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才创造了猴坑村民美好幸福的生活。
屡出奇招,助力猴魁飘香世界
“认准了的事情,就要苦干加巧干,直到干出成效。”这是方继凡一直坚守的信条,不论在创业之初,还是在品牌扩张成名的过程中,他都矢志不渝的遵守着,践行着,守出了可喜的成绩。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之风深深地影响着方继凡。凭着对市场的敏感度和自己的前瞻性,在1992年,他率先注册了新明猴村茶场,从一个小渔具店的老板转型为大茶山的主人。为了打造名茶品牌,他不惜倾注血本,用重金收购了别人已经注册的“猴坑”茶叶商标,于2001年成为“猴坑”商标的合法拥有者。
从此,他便开始了别出心裁的品牌塑造行动:2001年参加“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荣获“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02年荣获芜湖茶博会金奖,并以每500克7万元价格拍卖成功。在这次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他举办了一场万人免费品茶活动,拿出200斤优质猴魁供人品尝,一时名声大噪,这种像“树叶子”的茶叶,一下子就迷住了众多对太平猴魁茶不了解的各方茶客。随后的日子,方继凡更是换着花样为“猴坑”品牌“争口夺利”,在常规宣传之外,他带着他的茶叶上国际博览会,上中央电视台,上连载书籍,只要符合品牌品位的渠道,几乎被他用遍。他也先后为太平猴魁争得了数10项荣誉,并在2007年,将猴坑茶送出国门,到达俄罗期总统普京的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猴魁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蜚声中外。那么,如何做好太平猴魁的原产地保护?方继凡告诉笔者,为了防止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他带领猴坑村民,本着“地域大保护,核心小保护”的原则,与猴村村民和派出所制定了《村民公约》和《警民共建》,禁止任何人将外地的鲜叶和干茶运往本地进行加工销售。此举大大保证了太平猴魁茶纯正性,使该村的茶叶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村民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丰厚的收入。这是一件被当地村民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对于未来,方继凡信心十足,他说:“我们将继续以茶农利益为根本,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立足全国,着眼世界,让太平猴魁声名远扬,使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李芳玲
G
结语
时事造英雄,方继凡出身深山,现成长为优秀企业家,成为新时期茶农的领军者,在他身上焕发着茶乡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古老的茶乡必将伴随着太平猴魁的芬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方继凡
太平猴魁国家标准制定人之一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人
全国科普带头人
中国茶叶行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
中国十大农村带头人物
2012年第十届全国创业之星
中国徽茶十大企业家
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
安徽省农村优秀人才
安徽省茶产业十大杰出企业家
安徽行业十大领军人物
黄山市劳动模范
黄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黄山市首届“十佳道德模范”
2013年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
新闻推荐
为保证居民安全可靠用电,合肥供电公司需要对配电网进行负荷调整与设备消缺,近日涉及下列地方停电。5月24日4:00~22:00,停电范围:北海路(安徽新闻出版技...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