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传稳 记者 姚大盛
晨刊讯 5月26日,记者从市民生办了解到,2014年黄山市坚持“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的原则,在省定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实施3项市定民生工程,即扩充整合实施2项,分别是菜篮子工程、棚户区和“三小”改造工程;继续实施1项,即精品社区建设。其中,省定33项民生工程中新增4项,提高标准7项,调整内容8项,退出2项,继续实施17项。
新增4项民生工程,包括就业促进工程。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就业见习补贴等形式,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综合抗灾能力,黄山市3区4县均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利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平台开展大病医疗保险,所需资金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结余中提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实施塘坝清淤扩挖、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水闸除险加固等8类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排涝抗旱能力。
提高7项民生工程标准,包括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补助标准。2014年,将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提高10%;农村敬老院建设补助标准由每床8400元增加到11000元;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2014年,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提高10%。其中: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726元增加到800元,三级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60元增加到400元。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00元增加到1000元;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2014年,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提高10%;2014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2014年,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乡每人每月270元、340元。
调整民生工程内容,包括就业技能培训项目不再单列。2014年,将原有就业技能培训整合纳入就业促进工程实施;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内容。2014年,将原有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分为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个项目,加大支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整合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014年,将廉租住房并轨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增加棚户区改造内容,原有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调整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不再单列。2014年,将原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合纳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实施。
退出2项民生工程,指新型农民培训、农村沼气建设工程2个项目已步入常态化管理,经费有保障,转入部门正常工作,2014年起退出民生工程。
继续实施17项民生工程,包括城乡医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高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困难学生资助、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农村清洁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等。
新闻推荐
2014全国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6月1日鸣枪太平湖黄山区体育旅游渐入佳境
□ 记者 方 伟晨刊讯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4全国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黄山太平湖站)将于6月1日在黄山区太平湖风景区鸣枪开赛,这是该景区承办的又一次全国性体育...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