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交流会
邀请市委党校杨晓黎教授来院作“三严三实”专题辅导报告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选任好、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人民陪审员这条主线,不断总结,积极探索,通过切实培养,提升陪审能力;规范管理,健全陪审机制;充分使用,发挥陪审职能;全力保障,创优陪审环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模式,积极推进了司法民主,促进了司法公正,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个办法”健全陪审机制。出台《徽州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确定由法院政治处具体负责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工作,由立案庭和各业务庭室负责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该办法对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范围、方式和流程以及人民陪审员每年最低的参审案件数、参审的经费补助保障都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同时还明确了对陪审员的培训、考核的方式和要求。
“两项培训”提升陪审能力。一是认真组织岗前培训。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加由省高院及市中院统一安排的岗前培训。主要培训法官职责和权利、法官职业道德、审判纪律、司法礼仪、法律基础知识和基本诉讼规则等履行职责所必备的审判业务知识和技能。目前,该院16名人民陪审员,均取得了省法官学院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履职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庭审观摩、座谈交流和案例研讨、发放《人民陪审员实用手册》法律业务书籍等方式,助力人民陪审员进一步熟悉诉讼程序、庭审流程,掌握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和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审判业务技能。
“三道关口”倍增陪审人数。积极推行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在原有10名人民陪审员的基础上,增选了6名人民陪审员。一是严把准备关。对人民陪审工作进行调研和总结,拟定增选工作方案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在增选工作开始前一个月,通过中国徽州网、徽州区人民法院网、电视台等网络、电视媒体向社会公告人民陪审员的名额、选任条件、程序等相关事宜。二是严把审查关。会同区司法局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重点审核被推荐人和申请人的任职资格、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等情况。三是严把预选关。掌握原则,考虑不同行业、性别、年龄、专业人员,以确保人民陪审员队伍的广泛性、代表性和群众性。认真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后,提请区人大常委会任命。
“四个优化”提升陪审效果。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案件数逐年递增,2013年参审案件达117件,同比上升近3个百分点,一审陪审率位居全市前列。一是优化陪审资源。对一审普通程序案件全部实行人民陪审员参审,每位人民陪审员每年参审案件数不得少于3件,法院在安排人民陪审员参审时,综合考虑案件特点和人民陪审员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民陪审员。二是优化陪审环境。为陪审员提供必要的阅卷时间,使其充分了解案情。在案件评议时,鼓励陪审员发表意见,并予以充分听取。三是优化陪审职能。建立特邀调解员制度,将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经验,热心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并且有行业专长的人民陪审员聘请为特邀调解员,设立专门调解工作室,积极引导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工作,逐渐将人民陪审员职能从参与案件审理、调解延伸到案件执行、诉前调解、送达保全、接待信访等领域。四是优化陪审激励机制。建立了人民陪审员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按每起案件70元的标准向人民陪审员发放补助,同时还给予交通和就餐补贴,保证人民陪审员培训、参审等经费需要。年底,会同区司法局对人民陪审员进行考核表彰,并书面函告人民陪审员本人及其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 ·徽 法·
新闻推荐
2013年12月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龙源村射后组一居民院内捡拾一名男婴,当时孩子上身穿紫红色棉袄,下身穿咖啡色棉裤,口袋里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宝宝的生日是2011年5月12日,望好心人...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