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人都挺爱吃,我算是比较会吃的。”电话那头,传来芜湖姑娘马莹清脆的笑声,她承认自己确是吃货,还爆料曾有半夜起床开车去吃烧烤的经历。作为芜湖土著,马莹几乎尝遍每个街巷旮旯里的美食,“只要新开一家美食店,或者听说什么地方有我不知道的美食,那肯定会第一时间赶过去。”
“芜湖的美食特别多,牛肉面,烤猪蹄,梅花糕,炒面皮,渣肉蒸饭……”提到芜湖美食,马莹如数家珍,张口报出一大堆。她告诉记者,美食多藏在街角巷陌,要吃到正宗的芜湖小吃,福禄商城和双桐巷不能不去。
马莹上班的单位在城东,她经常利用中午时间驱车穿越半个城,到两条“美食街”吃小吃;即便是大热天,她也会顶着烈日走街串巷。“梅花糕很精致,六角形,红绿丝点缀,轻轻咬开,又甜又滑的豆沙流入口中,滋味非常妙。黄桥酥烧饼芝麻喷香,外焦内酥。还有小金渣肉蒸饭,芜湖人都喜欢拿它当早点……”
芜湖人口味重,酸甜苦辣咸皆能驾驭。“我炒菜的时候喜欢放糖,润色调味,这点可能受到淮扬菜的影响。”在马莹看来,热爱美食的人必然热爱生活,闲暇之余,她也会下厨,“不过,我烧菜的手艺还不行,想吃什么,只能拎起包上街。”
自上周新安晚报联合晶弘冰箱发起“探寻美食之旅”以来,招募美食达人的报名热线炙手可热,吃货们纷纷推荐各地美食,与大家分享。究竟安徽的吃货们热爱美食到了什么境界?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吃货们的自白。
本周三,探寻安徽美食之旅便要出发,热爱美食的你赶快拨打本报热线962000报名吧,或者@新安晚报官方微博留言,你将有机会与美食专家一同踏上寻访美食之路。
芜湖姑娘马莹
新开美食店
绝对不放过
2
“关于吃的那股劲,连我都佩服自己。”电话那头的蔡先生笑着说。年过三十的蔡先生是安庆土著,打从他记事起,就和“吃”结下不解之缘。“我奶奶常念叨我,说你这孩子啊,小时候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吃啦。”每每回忆起奶奶说的这番话,蔡先生都会忍俊不禁。
蔡先生小时候父母在外地上班,自己跟奶奶生活,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奶奶做的红烧肉。一直到现在,蔡先生每到一家饭店,都会点上一盘红烧肉,但再也找不回记忆中的味道。“奶奶烧菜手艺远近闻名,常常有人找她请教。”蔡先生仍能清楚地记得,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奶奶怎么做菜。
成年后的蔡先生更加迷恋美食,甚至将高考志愿填到了千里之外的“美食天堂”成都。“有人跟我说,你每天吃一种成都小吃,一辈子也吃不完。虽然有些夸张,但成都美食的确很过瘾。”大学毕业后,蔡先生选择回乡工作,“因为家乡的美食才真的让我魂牵梦绕。”蔡先生报菜名就像说相声,“鸡汤炒米、山粉丸子、蒿子粑、水芹菜炒粉丝、油酥饼、大关水碗……”
“我绝对称得上‘骨灰级吃货\’。有一次,我在微博上看人推荐南京一家老牌馄饨店,我特地周末赶了过去,差不多找了整整一天。”蔡先生身边的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我很享受,因为美食让我快乐。”
安庆小伙蔡先生
高考填志愿
选美食天堂
3
如果说毛毛是“骨灰级”吃货,她身边的人一定没有异议。合肥80后女生毛毛是一个“非典型”的美食达人,她不仅爱吃,还喜欢将吃过的美食复制出来。“身边的人总爱拿我开玩笑,说美食与身材无法兼得,我就告诉他们,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胖子。”毛毛笑着告诉记者。
美食带给毛毛的,不仅是味觉上的体验。“美食让我爱上摄影,因为我总想着怎么才能拍出食物的独特。美食也让我迷恋上文字,因为我要把美妙的感受表达出来。”毛毛同时还是一个微博达人,当然,她发布、分享最多的,还是美食。
其实毛毛并非生来就爱美食。“青春期那会儿怕胖,所以刻意控制自己的饮食,高中毕业后去国外留学,才渐渐开始琢磨起美食来。”谈到合肥本地的美食,毛毛打开了话匣子,“步行街的鸭油烧饼,宁国路的小龙虾,黄山路的羊肉串,红星路的牛肉粉丝,都是我的最爱。”
遇到好吃的,毛毛还会认真研究其做法。她认为,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不仅要会吃,更要会做,“有时为做一道菜,会反复折腾一个星期,直到做出饭店的味道。”
本报记者 郑非 刘旸
合肥女孩毛毛
会吃会做的
全能型吃货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黄山市屯溪区法院狠抓干警作风建设不放松,通过学习反面典型事例、开展专项教育整顿、强化督察检查、实行严厉问责等措施,及时整治干警中存在的...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