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芳平
胡希尧说的那个马金立,就是翠微学馆原来的老主人马先生的小儿子,现在在镇供销社工作,年龄比胡希尧、汤美月二人要大一些。
马金立的父亲在解放前是个以教书为业的私塾先生,祖上留下来有二十多亩田。因为先生自己不会种田,就把那二十多亩田租给别人种,秋天收租。因为自己有田不种而租给别人种,那年土改,马先生被划为地主,他家有二十多亩良田大部分都分给了贫雇农;他家没有多余的房产,人口也不少,土改工作队就把原属于他自己家的翠微学馆分给了他,所以他一家人能得以原封不动地居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夫子镇坐落在黄山北海夫子峰下,而翠微学馆在夫子镇西面的田畈中央,距镇只有一里之遥,四周是水田,学馆在田畈中央地势稍高处,附近住着四五户马姓人家,远看俨然一个小自然村,人称马家。出了镇西,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顺着阡陌弯弯曲曲通往学馆。小路很窄,田埂上水沟边的野草为了争夺空间争先恐后伸向路中间,早晨行人通过时,野草上的露水会湿了鞋袜湿了裤管。翠微学馆大门口的那棵桂花树全镇闻名,八月桂花盛开时,满树金黄,一阵西风吹过,整个夫子镇皆可闻到其浓烈的香气。
进了大门是学馆的前院,门里左边是一丛四季竹,右边是一丛高大的芭蕉,靠墙的地方栽着一排排的蔷薇。循着芭蕉树再往右有一眼水井,是那种浅水井,下了几步石板台阶便可直接到达水边用水桶提水。井壁用稍大的鹅卵石砌成,青苔覆盖,有土大黄、石菖蒲等野草努力地从湿漉漉的石缝中伸出来,一片绿茵茵的,生机勃勃。
学馆的正屋是那种五间两进的古民居,上堂和下堂的两侧是房间,中间有一个用来采光的条形天井。木结构的梁架上布满了精美的徽派木雕。
土改以后,马先生老两口为那个被划为地主的事情一直闷闷不乐,竟在此后的三四年时间里先后作古了。马先生在临死之前对遗产做了合理的分配:土改分的几亩田已经在合作社时归集体所有了,无须再分;一家人现在住的这间五间两进的宅子你们弟兄二人一人住一半,以上下堂的中心线为界;厨房、菜园也是一人一半,二人均不得侵占对方的地盘。
那房子和菜园地比较好分,一人一半很快就分割开了,但前后院子却是不好分,比如水井就一眼,两家都要用井里的水,分给谁好呢?所以前后院子都没有分,仍然是弟兄两人共用,翠微学馆的整体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还是像解放前那样清净优雅。
马先生的大儿子马金基已经在解放前夕成了家,小儿子马金立还没有成家,初中毕业后因为地主出身问题没有升上高中,被镇供销社招去工作。他的业务水平比较好,工作几年后当上了供销社的门市部副主任,白天在供销社上班,晚上都住在家里。也是因为这个地主出身问题,马金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还没有成家。
翠微学馆离镇小学很近,就隔着一段田埂,汤美月没事的时候就是喜欢到翠微学馆去,她特别喜欢学馆里面优雅的环境,在有闲暇的情况下,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她坐在井边的麻石条上面,对着井壁发呆,那井壁上的青苔比别处的青苔要肥厚得多,就像柏树的针形树叶一样肥壮。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泉水从井壁的青苔上往井里滴,就像医院里打吊针的水滴一样,不慌不忙,速度均匀。井底有一群红色的鲤鱼在游弋,两只大的七八只小的,大的也只有巴掌那么大。它们忽而在水中四处觅食,忙忙碌碌;忽而又躲进井底的水草里去了,看不见它们的踪影。马家的人定期往井中撒下煮熟的米饭,以满足它们生存的需求。井底的游鱼水草和井壁的青苔杂草组成了一个鲜活的小世界,这个世界虽小却是生机勃勃又十分宁静,汤美月生来就是特别喜欢这样宁静优雅的环境,她常常捧着一本书在这井边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夏天,她最喜欢呆的地方不在井边,而是在门边那棵巨大的芭蕉树下,她也是捧着一本书坐在芭蕉树下读上几个小时。她经常看到一些人家的花瓶、帽筒和别的瓷器上面画有庭院仕女的画作,那些仕女后面几乎都有这种巨大宽阔的芭蕉树叶作背景。因而,她终于悟出了古代的画家为什么喜欢用芭蕉树作美女图的背景,那是因为这种意境雅致呀!现在,她汤美月自己就可以随时成为芭蕉仕女图画里的主人翁,这是一件多么令她惬意的事!
不过,她开始去马家并不是对马金立抱有什么企图,可以说开始马金立并没有引起汤美月的注意,他们两人的关系后来能够得以向纵深发展,是从互相调剂物资这方面开始的。
在冬尽春来的季节里,汤美月住在县城里的妈妈老毛病又复发了,那是在年轻时生小孩得下的,当然是属于妇科病这个范畴的疾病,在城里看了一个中医,中医开了药方子,要用红糖和药搓药丸子。红糖也是按定量供应的,有时买得到,有时买不到。如此,她家的红糖自然是不够用了。一次,汤美月坐在井边却没有看书,只把书放在膝盖上怔怔地发呆,一看就是有心思的样子。正好马金立到井里来提水,见汤美月一脸忧愁的样子,便随意问了一句:“汤老师,什么事情让你心事重重呀?”汤美月答:“没有呀。”马金立笑笑:“还说没有心思,我看你眉锁春山,秋水无波,满脸忧愁呀!”汤美月乐了:“吔,想不到你供销社的领导也能出口成章!”“你以为我们供销社的人就是卖卖商品,做做生意?”听到马金立说到商品,汤美月忽然有所感触,问:“马主任,你说,现在怎么许多商品都买不到呢,国家为什么不多生产一点呢?”
她这是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下子怕是说不清楚,马金立把水桶放到井边的石板上,和她聊了起来:“现在大部分商品的生产都由国家控制着呢,生产力有限,因为不够供应所以买不到呀。你是需要什么东西?有些东西就要好弄一些呢。”
马金立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长了一张国字脸,鼻梁挺直,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眉毛比较散乱稀疏,颜色也淡。如果不是眉毛的这个缺陷,他就是一个很英俊的年轻男子,因为眉毛的缺陷,使得他看上去只能说是个很普通的男人。
新闻推荐
晴天一深坑,雨天一坑水。近日,有市民向本刊反映,位于黄山学院南区12路公交站台附近的这一缺口可没少“坑”市民,尤其是晚上路过时,极易发生危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能及时予以维修。...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