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路边的野菇,你最好不要采6人采食有毒野蘑菇被送医,幸无生命危险;事发黄山市

来源:新安晚报 2014-07-27 05:2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6人采食有毒野蘑菇被送医,幸无生命危险;事发黄山市

本报讯 7月25日晚,黄山市一工地的川籍农民工及家属6人,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随后被送往黄山市人民医院抢救,其中3人昨日凌晨转到浙江省杭州市一家医院救治。目前,6位中毒患者的病情较为稳定。

昨天,在黄山市人民医院输液治疗的中毒患者李洋告诉记者,他们6人都来自四川,是黄山市一工地的工人和前来探亲的家属。其中还包括一名几岁的孩子。7月25日,他们在工地附近山上看到有农民采摘野蘑菇,就跟着采摘了一些,食用当晚先后出现了呕吐、腹痛等症状。随后,6人被送到了黄山市人民医院治疗。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说,根据患者共同就餐史和类似临床表现,拟诊为食用毒蕈中毒,并予以对症治疗。当晚11时10分,医院向屯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了这一情况。昨天上午,疾控中心已对这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和采样。

经对症治疗,李洋等3名患者的病情已基本稳定,还在输液和观察治疗之中。不过,因孩童欢欢(化名)病情较重,且黄山市人民医院尚无小儿血液透析设备,昨天凌晨,欢欢转往浙江省杭州市一家医院救治,其父母(也是中毒患者)随行。昨天下午记者获悉,三名转院患者的病情也较稳定。

屯溪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调查,初步怀疑食用的是“白毒伞”野生毒蘑菇。据悉,当地农民采摘该野生蘑菇会晒干后食用,而农民工对此并不知道,就直接烹制食用了。今年入夏以来,当地有关部门曾多次发布警示信息,提醒市民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并劝说农贸市场摊贩等不要兜售野生蘑菇。同时,要求涉旅餐饮企业、农家乐等不出售、加工、食用野生蘑菇。 本报记者 吴永泉

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观颜色。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色。无毒蘑菇多为咖啡色、淡紫色或灰红色。

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将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用水煮。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保持本色则无毒。

另外,如果没有把握确定蘑菇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

■相关链接

如何辨识毒蘑菇

白毒伞又名致命鹅膏菌;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省旅游局原局长 胡学凡涉嫌受贿被捕

本报讯  经安庆市检察院报请,8月4日,省检察院作出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对省旅游局原局长胡学凡(正厅级)进行逮捕。目前,胡学凡已被执行逮捕。...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路边的野菇,你最好不要采6人采食有毒野蘑菇被送医,幸无生命危险;事发黄山市)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