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嫒
今年47岁的田洪平任教于黄山市广艺艺术学校,是一名专业的吉他教师,也兼职做贝斯、架子鼓的培训。前半生里有20多年都在外摸爬滚打,丰富的社会经验不仅让他在吉他艺术圈子里结识了不少名人,也让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道路。
吉他,邂逅一份心动
18岁时技校毕业的田洪平被分配到当时的市造纸厂上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一位老师在弹吉他,这美妙的音符拨动了他的心弦。源于这次心动的邂逅,田洪平决定跟着老师学习吉他。“这位老师是非专业的,但他教给了我很多基础知识,算是我的启蒙老师。”田洪平说。两年之后,当时的徽州地区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吉他大赛,他与另一名朋友一起表演的二重唱,一举夺得了那场比赛的一等奖。此后,田洪平便经常活跃在单位、社区的一些舞台上,渐渐地,他认识了一些吉他艺术圈子里的朋友。
“下海”,奔赴音乐梦想
上世纪90年代,“下海”浪潮来袭,田洪平跟着几个朋友南下广州,寻找在那的音乐故交。“当时身上带了三百块钱,到了广州遇到台风,只好呆在那,没几天钱就差不多花完了,我们只能睡在火车站旁的草地上,一天只敢吃一个馒头。后来打听到那朋友到了福建泉州,我们就用省下的仅有的钱买了船票去投奔。”到了泉州,听从朋友的建议,田洪平等人又回到屯溪拉了一个朋友,“因为一般的乐队有四个人,吉他、贝斯、键盘、架子鼓。所以我们回来准备完善了,乐队组建起来就开始在那边闯了。”
凭借着实力,田洪平的乐队在泉州获得了一席之地,在歌舞厅驻唱。三五个月就换一家歌舞厅,和很多不同的歌手合作,虽然不够稳定,但就在这辗转奔波中,田洪平也积淀下深厚的吉他技艺和音乐功底,获得了可观的收益。“那个时候经常从晚上8点唱到凌晨5点,虽然很辛苦,但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会觉得很充实。”人到中年,回忆青春的疯狂,田洪平嘴角微扬。
当时,与一些嘉宾合作时,为了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曲目,田洪平的乐队没日没夜不停地排练。在全国各地跑场子,田洪平也结识圈中不少的名人、高手,诸如著名歌手崔健的吉他手等人,眼界开放,进步也快。做得久了,又肯钻,田洪平的专业素养在不断提高。
回乡,打造吉他乐园
有一年,父亲病危,田洪平回来过一次。但为了心中那份对吉他音乐的痴迷,不久后他又出去。直到前年,田洪平才正式回归,回到了家乡的小城。
闯荡了多年,名声在外,但回来后却鲜有人知,面对这样的窘境,田洪平曾一度很颓废。“因为人家都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的能力水平,除了弹吉他搞音乐,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困顿期间,田洪平也曾跑过几家琴行,去教课,但都不尽如人意。直到通过朋友的推荐,他接下了广艺艺术学校伸出的橄榄枝。
虽说有了多年的社会经验,但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田洪平再次南下广州,系统地学习乐理等专业知识,与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材和培训理念。“经过这一年的检验,这份教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田洪平说。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性的吉他大赛中,田洪平的学生在全国各地400多名吉他高手中脱颖而出,斩获民谣弹唱组的冠军。
回首过往,田洪平乐于徜徉在吉他的动人音符里,穿梭在音乐人的圈子里。“因为我之前常年在外,见识到了外面的吉他水平,但回来后发现,黄山的吉他艺术水平还停在原地。所以我想做点什么,改变这种局面。”对于未来,田洪平也有自己的规划,“只有交流,才能进步。我们需要走出去,才能看见发展。”接下来,田洪平谋划着黄山市吉他协会的成立,筹划着对外交流学习的事项。“我觉得我很幸运,田老师能来我这教学。”广艺艺术学校的老杨的话语里透着欣赏,“我相信他的回归,能够为我们黄山吉他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新闻推荐
8月16日上午,黄山市60余名国学爱好者在黄山孔乙己书店与国学MBA体系创始人、黄山孔乙己书院院长荣松共同分享“《西游记》与人生心性修炼”主题讲坛,在提升自身国学修养的同时,也体味了国学魅...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