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劼 文/摄
“大妈,到哪里,坐三轮车吗?”8月6日上午10时许,烈日当头,在中心城区黄山东路市中医院门口,三轮车夫柯伟英正在等待生意。
在他的“主动出击”下,有两位乘客上了他的三轮车。“坐好啦。”招呼完乘客,麻利地调转车头,他开始向乘客要去的目的地——一马路驶去。由于坐着的是两名乘客,在骑行的途中,柯伟英踩几下就需要弓着背,使劲蹬几步,加速,才能让车子匀速行驶。没多一会儿,他黝黑的脸上就冒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骑到一处红绿灯的位置,也许是连续地蹬车,加上天气闷热,体力有些跟不上,他下车用毛巾擦了擦汗。然后,拖着车子走过了红绿灯路段。
稍微调整了一下气息,他又继续上车骑行。“天气热,骑车的速度不快,还请多体谅。”他边骑车边和乘客解释,为的是怕对方着急。10多分钟后,他将乘客送到了目的地。喝上几口水,擦了擦汗,此时后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柯伟英说,为了拉活,基本上每天都要在市区里绕很多圈。“现在骑电瓶车的市民多了,三轮车生意相对清淡,白天我们一般会去一些客流量相对多的场所等生意,晚上游客相对会多一点。”从早上7点出门,晚上回到家多半都要到10点之后。
在一马路的路边等了一会,看没有客人上车,他又骑着车,准备到滨江路上去看看。上午11点,终于又等来了一单生意,一位乘客上车去火车站。努力地踩上几步,加速,他又朝着目的地驶去。
记者感悟:三轮车夫是个特别群体,他们的每一单收入,都需要靠汗水去换取,而载着乘客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又是一道特殊的风景。虽然现在乘坐三轮车的少了,但是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外地考生秦某万万没有想到,本欲通过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改变人生命运,结果进入考场还未动笔,便被带离考场,扣上了冰凉的手铐。8月17日,记者获悉,背负故意杀...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