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 徽州区洽舍乡长潭村属于典型的皖南山村,受山场管理和人口外出等因素影响,数量不多的茶叶一直是长潭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长潭村紧紧围绕农旅结合思路,依托风光旖旎的山水资源,坚持以党建带妇建、留守妇女创业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以妇女为主体、以妇联项目为载体、以乡村旅游为平台的山区留守妇女创业成功路。
打造一支留守妇女主力军
2012年2月,在徽州区委区政府、区旅委、市区妇联和社会有关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长潭村留守妇女创办“徽州农舍·长潭驿站”暨“徽姑娘农家乐”项目,通过政府与旅行社合作的方式,在长潭村长潭组正式开工建设,同年7月长潭驿站正式运营。当初“徽姑娘”农家乐旅游创业的主力军就是长潭的8位留守妇女,2012年她们的平均年龄是54.5岁,她们带着孙子(女),拉着老伴,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
这些天,长潭驿站8号的老板娘曹樱桃忙着将自家打扫一新,中秋、国庆长假已经有几批江苏南京的游客预定了她家的餐饮和住宿。“我丈夫原来一直在外地打工,自从2012年4月我开办了农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好,第二年,丈夫就不出去了,跟我一起经营。”曹樱桃说,她家现在只有三个房间和两张餐桌,今年准备再增加两个标间和两张餐桌。
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和统一管理”的模式,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牵手模式”,徽州区积极创建长潭“徽姑娘”创业基地;深入挖掘本地黄梅戏、京剧戏曲演绎人才和队伍,打造山乡特色农家乐旅游品牌。在第三届
href="https://www.yybnet.net/huangshan/"target="_blank">黄山市“徽姑娘”农家乐PK大赛中,平均年龄近60岁的长潭队喜获“最佳人气奖”和“最美徽姑娘”荣誉称号。
走出一条特色农家乐之路
在广泛征集旅行社、旅游公司、乡村干部和各方游客的意见建议后,长潭村积极策划实施“城市与乡村牵手”亲子游、“养生在乡村”老年健康游,创新设置了生猪领养、开心农场、丰乐烧烤、鲜果采摘、风光摄影、临湖垂钓、冬令民俗(做豆腐、打米馃)等农事体验活动,加大推进山区土鸡、土蜂、茶叶、茶油旅游产品化率,丰富了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内容,延伸了游客滞留时间,拓展了旅游消费空间。
同时,规范管理、健全特色农家乐工作机制,成立了长潭农家乐乡村旅游协会,落实农家乐品牌整体运营管理、宣传营销和旅游产品研发等;确定利益分成比例,比如就餐利润分配,由协会统一组织安排客源、统一定餐与标准,协会得经营收入的10%;再如住宿,由协会根据不同客源标准提取10%组织管理费后全交农户等;开展接待户服务培训,积极开展游客满意度评比、最佳经营户和文明经营户评选等。
带动一批农户就近创业
如今,特色农家游已使长潭村留守创业家庭普遍增收,长潭农家乐旅游、旅游产品设计包装、宣传营销由洽舍旅游公司和长潭村旅游协会承担,经营户无需支付房租、员工工资和食材储备等费用,农户经营成本低、纯收入比例大。2013年,长潭8家农家乐旅游接待户户均纯收入1.23万元,2014年户均纯收入增加至2.3万元。
今年,长潭村的“徽姑娘”农家乐旅游接待户已从最初的8户发展到12户,占长潭自然村的1/3以上,共有住宿床位106张、省内外合作旅游单位12家。通过妇联“徽姑娘”农家乐项目的实施,留守妇女们积极参加各类培训、PK赛、组织学习考察,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目前,长潭“徽姑娘”农家乐旅游创业模式已在徽州区得到全面推广。
新闻推荐
href="https://www.yybnet.net/huangshan/news/201509/783731.html">市急救中心普及急救知识□ 记者 钟伟晨刊讯 近日,市急救中心在屯溪屯光镇举办急救培训,向100多位市民普及急救知识。这100多位“学生”全部来自屯光镇各乡村和社区,他们学习急救知识后将成为所在...href="https://www.yybnet.net/huangshan/news/"
target="_blank">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