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记者10月19日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下一年度的安徽省新农合补偿方案正在征求意见,有关筹资标准现已基本确定,黄山市参合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2015年,黄山市继续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其中,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380元,人均缴费标准提高至100元。屯溪区将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至人均536元,为全市最高。黄山市通过科学合理使用新农合基金,提高补偿比例,扩大受益面,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在新农合基金可承受前提下,黄山市实现新农合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
今年1至9月,全市新农合实际补偿164万人次,支付资金3.52亿元,住院实际补偿比达56.2%;新农合居民大病保险补偿1749人,基金支出806万元。“今年新农合没有崩盘之忧。”市新农合管理局负责人说。今年以来,黄山市继续采取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实施单病种费用控制和基金支付总额预算管理等“组合拳”,对新农合次均费用涨幅较大的医院采取约谈方式,帮助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基金安全、群众受益。
该负责人透露,2016年安徽省新农合补偿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可以确定的是,明年的新农合筹资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其中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60元,人均缴费标准提高20元。2003年,新农合试点启动时,人均筹资标准仅为3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的提高将为提高补偿比例提供更大空间,有利于稳定新农合参合人数。2015年,全市新农合实际参合人数为111.16万人(含失地农民),参合率达100.28%。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距离11月11日“双11”还有半个多月时间,但细心的市民发现电商们早就预热、推出各类活动,市内各家快递公司也开始准备,应对“揽金”高峰。“一年...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