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既有土生土长的徽州人,也有将梦想扎根在黄山的异乡人,一群年轻人深深地着迷于这片土地的文化,愿意把青春倾注在这里,他们怀揣相同的微电影梦想抱团发展,组建了“不二”影视策划有限公司。通过一部部原创、专业的微电影制作,证明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他们说,不能让安逸的生活荒废了自己曾经拥有的专业技能;而每一次创作,每一步向前,只为不辜负黄山与徽州的人文与美景。
□ 记者 汪嫒雏形
源于2012年一次晚会LED背景制作的合作,几名曾经怀揣梦想又多次被现实打败的年轻人碰撞出了“激情四射”的火花。合作结束之后,这群年轻人因为共同的创作理念继续抱团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不二”的团队雏形。
“大家都有自己的专长,因为各种原因相聚在黄山。小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曾让我们就这样安逸的生活下去,但认识之后一交流,年轻的梦想又被点燃,我们在想能不能做些当时黄山还没有或者大家还不够关注的东西。”刘毅在团队中是专业摄像,他说,当时微电影在全国兴起的时候,黄山微电影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虽然几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专业能力,但影视不是一个人就能做成的。“之前匮乏的是身边的团队和资源,认识了之后,我们决定组成团队,改变黄山市场对微电影的认识误区,也弥补这一空白。”
“经过”
2013年,黄山市首部原创并发布原创歌曲的微电影《经过》制作完成。“不二”团队还邀请了黄山市两名专业老师担任指导,一位是专业编剧纪五林,一位是专业导演坚斌,由专业人才创作的这部微电影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上获得了由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二等奖。
对于愿意把梦想放在原创作品上的年轻人来说,流俗的发展模式就如同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不得不承认,这个团队在原创道路上并不一帆风顺。在蛰伏了近一年之后,“不二”团队只能依靠不断地拍摄试验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曾从事演艺事业的张维龙发现了这个团队,并进行了资源整合,成为了团队的负责人。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位“门外汉”,张维龙对于团队有着自己的看法。谈到自己的非专业身份,张维龙笑道:“过去我的专业是在舞台,现在却要把它搬到屏幕上,这样的尴尬确实会给我很大的压力。隔行如隔山,作为负责人,我在不二团队中却更像是一个学生。但幸好,这是一个团队,团队其他成员在专业上都很优秀,而我只需要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发挥他们原本就有的才华,这样就够了。”
在经历了两年的低潮期之后,凭借着坚持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帮助,2014年,“不二”影视策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契机
2014年,作为黄山市“美丽新安江”系列宣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创微电影音乐MV《我家就在新安江》开拍录制,而这也成为“不二”团队发展的重要契机。
“整个拍摄周期2个月,团队所有人员都付出了很大心血,力求作品完美。”张维龙说,拍摄取景自新安江源头六股尖瀑布直至皖浙新安江交汇处深渡港、街口镇,涵盖了徽州大地30多处景点,“前期是酷暑,团队所有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晒伤;后期又是秋天,已经有丝丝凉意了,但为了追求更好的镜头,我们泡在水里取景,冷得发抖。”完成后的片子,获得了市文化委等有关资深、专业人员的肯定、赞赏。
发展
2015年以来,“不二”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又接拍了国防教育公益广告《伞》、黄山海关爱情题材微电影《相遇的平行线》、中国工业设计首部微电影《“他们”说》……这些作品在编创、画面选择、情感融入等方面处处打上了“不二”的烙印,在赢得社会各界好评的同时,也多次在各类比赛评选中荣获佳绩。
“相对于‘不二\’这一名称的简单易写,团队名称其实有着很深的含义。”张维龙解释到,佛语中有“不二法门”之说,团队坚信专业与不断进步是“不二团队”立足的根本;不做二流,不敢奢求做到最好,但至少要以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与理念生存下来,至少应该尽力向着最好的方向前进;“说一不二”,在态度坚决、认真的同时,不二团队希望在尊重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在作品中延续着团队的创作理念与人生态度。
如今,“不二”团队的这群年轻人又将事业拓展,创立了“姻为你”庆典有限公司。“其实工作性质和服务理念是一样的,我们都在延续着‘不二\’的精神。”张维龙说,团队里的每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尽自己所长的同时,希望能以更丰富的手段繁荣黄山的文化市场,最重要的是不辜负“梦幻黄山、礼仪徽州”的大美风光!
新闻推荐
黄山市前三季度旅游接待、总收入双超接待游客3600万余人次,揽金318余亿元
□ 记者 方 伟晨刊讯 近日,市旅委发布前三季度旅游接待情况:今年1-9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666.46万人次,增长12.31%;旅游总收入318.11亿元,增长13.59%。其中入境游客1...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