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成/作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我们细数各项成就、充满自豪感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深刻反思:中国的民营经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英年早逝”,甚至“幼年夭折”?怎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活得长、活得久、走得远”?
原因肯定很多,本文只从发展模式稍作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企业发展模式一般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种。其中,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通常意义可以解释为企业“做大”。内涵式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质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属于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一般理解为企业“做强”、“做优”。
中小企业“做大”的烦恼
众所周知,过去大家都强调大鱼吃小鱼,而在“快鱼”时代,则是快鱼吃慢鱼,慢鱼被淘汰,“快”者才能生存。即“先手定律”强调一个“先”字,先人一步把握市场的脉搏跳动,才能获得发展的良机;你若慢了一步,别人可能已冲到前面,先你而成功,也许你就没有机会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曾经走了一段弯路:先发展后治理,唯GDP论英雄。可是,经济发展起来了,才突然发现治理的难度超乎想象,代价巨大,是为惨痛教训。于是有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和谐社会理念。
民办学校的命运似乎异曲同工,绝大多数办学者都知道“做大”才是硬道理!问题在于如何“做大”、做多大?如果忽视客观规律,一味强调生源数量,单纯认为越大越好,不断扩张外延规模,这势必同公办学校形成尖锐的对立局面,破坏教育资源的均衡性,进而造成鱼死网破之严重后果。
所以,先“做大”、后“做强”应该是一个伪命题,是存在巨大风险的。现代企业发展特别强调规模效益,即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相应,学校发展的“做大”也只能是适度规模,且要满足诸多条件。
民办学校“做大”难,“做强”更难
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公办学校的学生人数已经下降到了临界点,举步维艰。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城区周边学校的生源总量相对集中,甚至饱和。但众多家庭的教育管理无限滞后,陪读现象极其严重,教育成本急剧增长。加之,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个性很强,行为极端,很多家长总是显得无奈。为了孩子的未来,也为了保持家庭的相对稳定,大部分家长千方百计寻找合适的寄宿学校。换言之,民办学校的生源市场很大,供求基本平稳,这自然有利于优质私立学校的快速做大。
古徽州文化一直倡导尊师重教,学风浓郁,书院盛行。现在的黄山人在举办私立教育实体方面也早已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培育了肥沃的土壤,并且取得了惊人的业绩。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文峰人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挑战任何困难。我们正以坚定的信念和百倍的斗志书写历史,以超人的智慧和优秀的团队创造奇迹。学校创办四年来,教学班级从16个发展到52个,学生数量从560人增长到接近2700人,专任教师从36人递增到近170人,基本达到理想状态,这就相当于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我们用短短的四年时间,完成了学校的外延扩张,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峰”的品牌在皖南片的影响力节节攀升!
但,学校的发展永远在路上,打好地基不等于盖起高楼大厦,建好楼房也不等于就安然无恙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仅仅规模的扩展不是完全意义的质变,努力“做强”才是每个企业家的使命,也是我们大家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
也许,我们前进的道路充满危机和艰险,面临的挑战将会愈日增多,困难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坚信:新的压力就是新的征程。
企业没有战略将死于今晚
学校战略失误必亡于明晨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度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不是简单的先后问题,更不是相互制约的。这是一个战略管理的新课题,也是我们在走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性问题。这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内部的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学校在“做大”的同时,就制订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学校的发展不是抽象的重复,不是虚无的经验主义。文峰的未来在于固本培元,在于强化内功,在于不断创新,在于超越自我。
有人说:“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而是真诚的守望”。也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众说纷纭,我们必须思考:我们学校教育的职责呢?
当社会给我们更多赞誉和鼓励的时候,当家长把更多的鲜花和掌声送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思考我们的社会当担:如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定位文峰学校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如何培养更优质、高效的管理团队?如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如何把每一个文峰学子都培养成完全意义上的合格的毕业生?问题很多,探索不止。
当然,我们在深刻反思战略管理的同时,并不会淡化日常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我们知道,战略与战术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强调战略,就是展望未来,关注全局,把握整体,粗中有细,是举重若轻;重视战术,就是立足现实,体现行动,评估绩效,细中有粗,是举轻若重。
我们的使命是:“做强”文峰品牌,办好文峰学校,回报社会,没有终点。·曹立明·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 文/摄晨刊讯 “这起案件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我看到一只红塑料袋被民警从地里挖出来时,还滴着血。”11月26日晚7时30分许,在中心城区徽山路滑...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