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李晓洁公
新闻提示: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近年来,黄山市公厕环境逐渐改善,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当下,黄山市“创城”活动热火朝天,记者就公厕环境卫生进行调查。
厕卫生:基本告别脏乱差
记者在中心城区滨江东路、延安路等多条主要路段发现,几乎每隔一段路程就会有一个旅游公厕。这些公厕外表整洁明亮,而且每间公厕均配有一间“管理人员室。”公厕内部大多比较干净,没有污渍和异味,垃圾也都能及时清理。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处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区域,发现这些地方的公厕打扫也较为干净。火车站旁的公共厕所使用虽然频繁,但比较整洁。老街口公厕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人来人往的,还有那么多游客,肯定要弄的干净一点,我们一天至少要清扫3次。”
除了这些场所,也有一些地方的公厕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荷花池公园,记者发现这里的公厕环境较差,垃圾桶内没有及时清理,夹杂着异味。除此之外,设施损坏也成了公厕的主要问题。在江心洲广场、戴震公园和徽骆驼广场,记者发现这些公厕不是灯坏了,就是门坏了,给市民带来很大不便。
如厕文明:不能只图方便
在滨江东路上的一个旅游公厕,刚好碰见清洁师傅在打扫。记者看到,由于市民不注意,粪池边上堆满了排泄物,散发出阵阵恶臭。这位师傅先是拿扫帚清扫一遍,接着又拿拖把拖了两三遍。他告诉记者:“我每天最少要清扫七八遍,如果不及时打扫,下一个人就没法用。我一般早上6点多就来了,要到晚上10点多才能下班。”同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老街口公厕的管理人员也很无奈:“每天都清理多次,但很多人上完厕所不冲,我们也不可能跟在他们后面清理,所以希望市民能够讲文明。”
除环境卫生管理难度较大外,公厕设施维护也让不少管理者感到头疼。滨江东路的公厕管理员说:“每个厕位都安装了镜子和洗手台,还有语音提示和音乐播放。但现在有一面镜子已经被人偷了,播放音乐的设备也被弄坏,连卷纸都不见了踪影。”
管理部门:随机抽查保卫生
市环卫处办公室主任罗晶告诉记者,公厕的所属管理部门有很多,小区内的归街道管,有一些是归园林管,还有一些是归市政管,环卫处管理的公厕有26座,属于单位直管的公厕大概在45座左右,“街上比较显眼位置的公厕,几乎都是归我们管理,我们会招标保洁公司,进行卫生管理。会不定期地督查,也会随时抽查,以保障公厕环境卫生。”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市中心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地似乎也成为了市民的“备用公厕”,一些市民找不到合适的场所只好去这些快餐店“蹭厕所”,导致快餐店的厕所门口常常排起长队。市民反映,附近公厕较少,且都距离较远,使用起来较不方便,实在没办法只好到快餐店里去“方便”。
针对这个问题,罗晶也给出了答复:“公共厕所是城市建设的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一些流动人员服务,有它的设计规划程序,我们主要负责的是管理。如果有市民反映某处需要修建公厕,且反映人数较多,我们会向上级汇报情况,再由上级进行整体规划。”
记者手记:公厕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除了管理部门需要行使其职责外,作为市民,也应该自觉维护公厕的环境卫生,做一个有素质的文明人。
新闻推荐
□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市中心城区黄山中路地下人防及地下空间利用项目自11月2日开始正式施工,黄山中路(百大-跃进路口)路段及昱中花园路段陆续封闭。经一周施工,道路分流日...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