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玉莲
晨刊讯 日前,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合肥举办海绵城市建设论坛及培训会议。从理论和技术层面阐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而黄山市作为全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据了解,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河流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合理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城市“海绵体”,有效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荷负,涵养城市水资源。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
据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黄山市以申报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转变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多次召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专家专题研讨,编制了《黄山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选定重点区域,编排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重点对黄山市梅林、新潭湿地生态景观、黄山市占川河河道水质及生态景观进行提升改造等。目前正在组织编制黄山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拟对中心城区70平方公里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从城市水生态环境,水污染防治,洪涝灾害减灾防灾,道路、绿地、建筑小区、水源、雨水控制利用,建设管理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综合控制指标、地块控制指标,从而引导海绵城市建设。
截至目前,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小组已开展了占川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工作,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走访调研,完成沿河踏勘工作,摸查了驳岸现状、过洪断面、汇水流域、水生态条件、河床退化程度等调研工作。其中,梅林南路道路渗透铺砖、下凹式绿化建设项目为占川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17亿元,目前已完成立项批复、可研批复、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已按PPP建设模式推进,已完成引进社会资本招标,进入工程施工阶段;实施中心城区湿地公园LID改造工程——新安江上游延伸段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已完成湿地公园在驳岸条件、水域分布、水生态本底状况、水陆交错带面积、低影响开发设施等调研工作。其中新潭、梅林湿地两个公园建设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
此外,据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统筹实施城市水系统建设。按照“渗、滞、蓄、净、用、排”功能要求,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增加河道渗漏调蓄能力。完善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结合城市街景公园及大型综合生态公园,利用公园绿地空间,建设城市雨水下渗、滞留、调蓄及利用设施,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效率,缓解城市雨水管网排水压力,避免城市建设空间浪费。同时,强化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实施道路交通人行道、附属停车场及广场透水铺装,最大限度发挥道路集水功能。此外,对于居住小区也将加强建筑系统建设,开展城市低影响开发(LID)建设,在不改变现状城市排水管网的基础上,提高管网建设标准,确保城市排水安全。
新闻推荐
生活有补贴成果给奖励家属帮就业……黄山市出台10项政策引3类人才
□ 记者 凌 良晨刊讯 12月9日,记者从“黄山人才10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即“人才10条”)近日出台,未来5年内黄山市将围绕经...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