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鹏木雕作品
100多年前的堂屋条几上的木雕作品木雕匠和木匠原是一种手艺,旧式木器制作很讲究,特别是高档木器,木雕是必不可少的装饰,由于木雕手艺的艺术性和细致性,木雕从木工中分离出来,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惭惭成为独立的一门手艺,木雕作品也惭成为独立的艺术品。木雕匠也被称为木雕艺术师。木雕是雕塑的一种,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木雕匠随着主角木匠的渐逝而更难寻,现代家俱业工厂化机床操作,扼杀了许多艺术作品,好在当下的一些坚守传统的艺术家,想着法子传承和发扬木雕艺术,使这个快逝的手艺得以逆袭,在某些方面还有创新和发展,如根雕、木雕艺术品。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一位木雕匠。车子从长河路向东,在泥土路上行驶,进入城乡结合部,找到一幢老式庭院房,这就是木雕匠的工作室,一进院,艺术气息直逼着你,让人有久违的感觉,在城里住久了钢筋水泥房子,接不上地气,十分不爽,而这里,院子里堆放了很多很大未雕的树根,平房里是主人的工作间,工作台很特别:一个大大的树橷,上面摆放着雕刻工具,客厅里墙上挂了几幅字画,自制的茶几上摆着自己画制的茶具,主人招呼我们先品茗聊天,不急不慢,少了许多火气。
打开话闸,三句不离本行。他叫卢海鹏,45岁,白皙的脸上布满浓密的胡子桩,很有艺术家的范。他出生在新仓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一开始觉得画画好玩,19岁就参加黄山书画院学习3年,后到黄石艺术学院进修1年,师从陈方圆,郭公达学习国画,1991年参加贵州艺专函授学习国画3年。由于没有正式工作,父母既着急,又反对,但是他硬是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顾家人的反对,走上了一条职业艺术之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开始的时候,他为了填饱肚子,骑着自行车,前面挂一纸招牌:画像每张2元,一天下来从新仓画到老城,有10多块钱的收入。
谈到木雕手艺,他说是生活让他以雕补画的,作为职业画家,无论你功夫有多深,作品有多好,艺术有多感人,但不能当饭吃,成家后有老婆、孩子,一家人要生活,光靠卖画肯定不行,如是,他自学木雕手艺,好在艺术是相通的,很快,他雕刻的茶几、和木雕作品在太湖和周边很有市场,且小有名气,这是一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他将人们丢弃的树根买回,按不同树质、大小、外观来构思,有时会对着树桩发呆好长时间,让死木活起来真的不易,经过他的创意和雕琢成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品,其价值大升了,但有谁知个中的艰辛和付出呢,有时一件木雕工艺作品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即便如此,海鹏的木雕收入已经足以弥补他的生活了,并且他现在的名气也大了,有时作品供不应求,经常有老板、家居装饰的前来预订和来料加工。
木雕手艺的进步反过来提升了书画水平,所谓“透过刀锋看笔锋”,刀法和笔法有相通相融的地方,锋利坚硬的刀与柔软中和的笔相互借长,相互去短,艺术韵味自然而生了。
木雕匠是按图雕刻,木器配件必根据木器的风格和材质而定,其内容和规格有限,发挥的空间有限,而木雕师则是木雕艺术品的作者,有创造空间和艺术品味。但基本功都得硬。木雕手艺最讲刀法:有刻、铲、冲、剔、琢等,每一刀法用于不同的部位,刀法的轻重、快慢、节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有差异,直接影响作品质量,且一刀下去就无法更改了,如同书法和国画,因而每一位木雕大师都下苦功练刀功,让手上能驾轻就熟,达到人刀合一、心手双畅的境界。
看海鹏创作是一种享受。见他斜坐在一颗树桩上,手拿刻刀,一刀一刀细致雕刻一个老木。“每一刀的用力都很讲究,刀口的方向以及用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木胚的成型。”海鹏介绍说。那些看似不入眼的木头,在他的手下能够妙笔生花,变成一件件趣味盎然、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艺品。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1990年,国画“白云生处”获贵州省遵义杯书画大赛优秀奖,同年加入贵州书画研究协会,2014年国画作品“山村春意”入展安庆市庆祝国庆65周年美术精品展,同年加入安庆市美术家协会,根雕作品“唐韵”被美国友人收藏。
作为职业画家和木雕家他成功了,但相对于将书画木雕作为业余爱好的人来说,他的勇气、挚着和心境是值得学习的,如今,他的女儿已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他儿子受他艺术熏陶,正在读高中,准备参加美术艺考。“哪怕是吃不饱饭,都要追随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梦想,从头开始,从小做起,是可以实现人生梦想的”海鹏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临别时,他邀记者参观他的画室和根雕作品展示室,画室里大大的案台,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墙上,地上都是作品,看了这些国画和木雕作品,也有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如是写下了“芳兰之芬烈者清风之助也”的句子,就算略知一点艺术的人和他共勉,相信他的艺术之花如兰绽放、芬烈。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伏龙社区自2006年以来对户籍在社区范围内考取本科以上考生进行奖励,每人奖励1000元,已有29名学子领取奖学金。今年该社区又为7名高考学子每人发放奖...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