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受入冬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影响,黄山市将出现一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全市有大雪到暴雪。图为1月20日下午,市民在菜市场购买储备蔬菜和肉类产品。记者 樊成柱/摄核心提示:1月20日下午开始,随着寒潮席卷南下,黄山市迎来雨雪冰冻、强降温天气,最低气温将下降到-10℃左右,部分山区最低气温可达-14℃左右。全市各部门积极行动,启动相关预案,确保群众生活安全。
寒潮:气温或创25年新低
□ 记者 钟伟
晨刊讯 1月20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21日和22日受一股强冷空气影响,黄山市将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全市有大到暴雪。降雪过后,黄山市受寒潮天气影响,风力逐渐增大,阵风可达7到8级,预计24-25日,全市最低气温将下降至-10℃左右,部分山区最低气温可达-14℃左右。
据介绍,黄山市历史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91年12月,休宁达到了-16.1℃,屯溪-15.5℃。近10年来,黄山市黄山区的最低气温在-8到-10℃,屯溪区在-4到-6℃。市气象台副台长方祥生介绍,这次影响全国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其实是北极涡旋被迫南下造成的,在气象上,北极涡旋堪称汇聚着冷空气中的冷空气,浓缩着寒潮中的寒潮,其寒冷级别可想而知。受这样的“霸王级”寒潮影响,预计24-25日,全市最低气温或将创下近25年来新低,下降到-10℃左右,部分山区最低气温可达-14℃左右,请市民朋友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农业:积极防御减影响
□ 记者 冯劼
晨刊讯 1月20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为减轻低温雨雪天气的不利影响,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市农委要求各区县农业部门做好防御措施,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
据悉,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已经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及早落实各项防御措施。蔬菜方面,切实加固大棚支架,压紧棚膜,及时扫除积雪,防止大棚倒塌;同时采取多层覆盖方式进行保温,在大棚内加扣中棚、小拱棚,并加盖薄膜、无纺布或草帘等,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果树方面,提前通知果农做好果树的根基培土覆盖、树干涂白和绑草、喷防冻剂、幼果套袋等措施,降雪后及时摇除积雪,冻害发生后适时修剪受冻枝条。茶叶方面,引导农民在茶园行间和树冠上铺草,覆盖防冻,同时做好除湿排涝、整枝修剪、浅耕施肥等措施,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畜牧方面,及时做好畜禽圈舍设施的除险加固和保暖工作,落实幼仔畜禽保育及饲料储备调运等,加强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油菜方面,做好喷施多效唑、重施腊肥、培土雍根、覆草防冻等有效措施。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次雨雪冰冻天气,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还将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切实做到服务到户,措施到田。加强“四情”(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灾情)监测,及时把握动态,强化分类指导,提高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农业减灾工作扎实有效展开。高度重视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对鲜活农产品运销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组织菜农抢收新鲜蔬菜,供应市场。同时,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为经销商提供便利和服务,及时组织运销大户调运蔬菜,保障市场供应,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蔬菜:备足货源保供应
□ 记者 王玲琳
晨刊讯 寒潮袭来,黄山市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市场如何应对?菜品供应情况如何?元月20日,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针对这次强袭而来的寒潮,蔬菜批发市场早在19日就开始行动,加强蔬菜储备,增加运输车次,确保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当天上午,记者从屯溪区黎阳黄龙蔬菜批发市场负责人王世民处了解到,经过充分准备和应对,接下来的寒流天气里,中心城区蔬菜市场除了雨雪恶劣天气造成的价格略有波动和蔬菜品种上可能减少外,正常供应满足市民需求没有问题。
目前,黄龙蔬菜批发市场从海南、山东、浙江等地的运输蔬菜量从平时每天的280吨增加至320吨,为了确保货车司机安全顺利运输,在途车辆均已配备防滑铁链,运输调动中也及时发布各地气象信息,确保供应的蔬菜正常到达黄山市。
随后,记者在中心城区丰华、长干路、城东等菜市场看见,市场辣椒、西红柿、大白菜、土豆、芹菜、莲藕等品种丰富,秩序井然。长干路菜市场二楼一蔬菜摊主陈女士告诉记者,早在上周她就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本周将有强寒冷天气,根据以往恶劣天气的经验,她在批发菜品时,已特意对易于储存的土豆、辣椒、大白菜等增加了20%左右的批发量。市民从本周二开始,也已经有意识地增加购买方便储存的菜品,以应对寒冷天气。
中心城区大润发、合家福、民润、家得利等超市果蔬经营区和蔬菜调配中心的负责人也表示,已经提前准备应对寒流期间的菜品供应,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交通:多方构筑安全网
□ 记者 吴玉莲 钟伟
晨刊讯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雨雪冰冻天气,保障市民出行。日前,黄山市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部门纷纷部署出台应对雨雪灾害的应急预案。
铁路方面,黄山站已做好应对准备,与黄山北站一样,准备了铲子、扫把、麻布袋、草垫等除雪防滑工具。全员到岗,一旦出现积雪情况,将对道岔进行扫雪,对道口、站台、地道等处的积雪进行铲除。“这几天高校毕业生返程较多,客流已经出现明显增长。”程惠敏告诉记者,车站候车室的热水全天候供应,旅客有特殊需求也可以及时告知值班员。
公路方面,黄山长运汽车客运总站已对班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为车辆安装防滑链等防滑设施,及时掌握路况信息。如因雪雨造成出入黄山市高速公路和各条国道、省道等道路封闭,车辆不能通行时,除紧急加开退票窗口,还将根据主要道路实际情况,准备运力,组织集体行车,在短时间内满足旅客需要,最大限度地为旅客解决“走得了”问题。
水运方面,根据新安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怡介绍,为保障航运安全,1月19日,该公司就已通过渡口、网站、微信等渠道发布停航信息,水上公交、新安江游船全部停航,具体开航时间另行通知。
机场方面,暂时未出台应急预案,现所有航班飞行正常,一旦出现大雪天气,机场将组织员工进行铲雪等工作。
交警方面,将加大警力投入,调整勤务部署,在事故多发、易结冰、易积雪路段设置临时执勤站点,加强交通疏导,及时处置警情;加强重点路段巡逻管控,引导驾驶人安全驾驶;储备应急物资,组织好人员做好铲冰除雪工作,保障道路通行条件。
高速方面,黄山高速公司及时启动抗冰除雪预案,专门成立抗冰除雪保畅突击队,按照路段负责制要求,负责抗冰除雪保畅任务;规范信息报送和发布渠道,调度中心根据天气预报,及时通过广播、可变情报板、道口安全提示、网络平台等第一时间发布相关天气和路况信息。
水电:供应无虞准备足
□ 记者 李小云
晨刊讯 1月20日,记者从市自来水公司了解到,为应对此次极寒天气,确保中心城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市自来水公司已制定相应防冻应急抢修方案。目前,该公司成立防冻应急抢修领导小组,负责中心城区防冻应急抢修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3个梯队共计11个抢修小组也已明确分工,随时待命,同时,公司管网运行部、制水厂、客服部等部门也已上下联动,随时做好恶劣天气下的相互配合。
供电方面,记者从黄山供电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要求各部门做好应急抢修准备,包括人员、材料、器具、临时发电机启动检查以及发电车运行情况等,同时确保黄山市所有220kV变电站和重点110kV变电站、重点输电线路的安全,采取技术性辅助手段对设备运行工况进行不间断远程巡查,随时开展特巡。据悉,目前黄山市电网负荷已近50万MW,近期仍将攀升,为此该公司已充分做好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事故预想,一旦发生灾情,将及时启动相关等级的应急响应,在确保抢修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应急处置抢修。
旅游:不留死角抓防范
□ 记者 凌良
晨刊讯 为防范雨雪冰冻天气,市旅游部门制定低温雨雪天气旅游安全工作方案,突出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安全防范重点,责任到岗到人,强化应急值守,做好严寒冰冻各项安全工作。
旅行社重点做好旅游责任险购买、旅游车辆使用及导游安全教育等情况检查,督促导游员及时提醒游客御寒、防滑、防跌、防坠落等有关注意安全事项;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天气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旅游线路,避开危险时段、危险路段,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旅游景区重点检查景区防火、用电、防滑、防坠落、防落水、防拥挤踩踏、基础设施及设施设备完好情况,设置安全提示、警示标志,配备救护工具,落实应急演练、安全巡查、定点防护、专人值守;细化景区停车、游客分流等方面应急措施,加强停车场、游客步道、进出口的管理,切实做到该关闭的景区必须关闭,该封闭的路段必须封闭,该停止的旅游经营活动必须停止。
星级饭店严把食物原料来源渠道关,预防食物加工、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供暖、供热等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医疗:启动预案保急救
□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1月19日上午,记者从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获悉,该中心已全面启动恶劣天气应急机制,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竭力保障院前急救工作平稳有序。
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要求各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积极做好医疗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对急救车辆防冻液、轮胎气压、刹车系统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急救车驾驶员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随车装备并适时安装防滑链,增强雪天路滑行驶过程中急救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针对可能出现大雪封山、道路不通等极端情形,该中心要求各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执行任务途中尽可能掌握路况信息,随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在急救车辆无法抵达患者所在地的情况下,应尽快与当地村医或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联系,请求对方援手参与患者救治工作,并对患者做好安抚、解释工作。
新闻推荐
□ 记者 方 伟晨刊讯 “你好,你是××学校吗?我是省教育厅××,根据相关要求,你们需要订购一套书籍……”近日,一些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接到了以省教育厅名义要求征订书...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