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晟
“马年宝宝”领跑
2014年1月23日,安徽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日起,夫妻一方或双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可申请再生育。
中国民间有用生肖纪年传统,一部分生肖被人们赋予好运的寓意,另一部分则被认为与厄运有关。世代口口相传的生肖偏好是起源于古老民俗,还是发端于蒙昧迷信?暂不探究。但不可否认,近年来,人为选择特定生肖年份进行生育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世纪之初扎堆出生的“龙宝宝”至今记忆犹新,而在近一个生肖轮回中,“金猪宝宝”、“龙宝宝”催生的“婴儿潮”也令人印象深刻。
2014年,与之相对应的生肖年是马年,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积极进取的精神。出自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4年,黄山市出生人口15192人,人口出生率10.30‰,比上年提高1.74个千分点。
疑现“生育堆积”
糅合官方发布、媒体报道及卫生计生部门提供的数据,记者制成2000年以来黄山市人口出生率折线图。其中,2001年数据暂缺,2003年数据来自《黄山日报》的新闻报道,2015年数据来自黄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其余均出自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人士指出,统计口径不同,数字可能不一,但走动不大。
折线图显示,从2000年至2015年,黄山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之前的2013年和之后的2015年,人口出生率分别是8.56‰和7.97‰。相比2013年至2015年人口出生率的折线,上一轮的2001年至2003年的折线更为平滑。2001年至2003年的人口出生率分别为8.11‰、8.08‰和7.8‰。
放开宽松生育政策后,短期内新生人口明显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生育堆积”。2014年的黄山市人口出生率从一个侧面提示,或存在“生育堆积”,但不严重。
耦合“生肖偏好”
2001年和2013年是蛇年,2002年和2014年是马年,2003年和2015年是羊年。同样是“蛇马羊”,为什么2013年至2015年人口出生率的折线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取一组统计数据:2013年1月1日至11月17日,接生新生儿2746人;2014年同期,接生新生儿2795人;2015年同期,接生新生儿2013人。如果将这组数据制成折线图,其走势与2013年至2015年的折线图基本一致。另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接生新生儿3194人。结合前一组数据计算可知,2014年1月1日至11月17日,日均接生新生儿8.71人,而此后的44天里日均接生新生儿9.07人。
该医院产科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以前每天都有好几台手术,经常忙得连中午都没时间回家,中饭就在办公室里吃盒饭,饭后休息片刻,下午接着上台。2015年,情况不一样了,好像有一种突然闲下来的感觉,经常是一天也就一两台手术。不排除存在“羊年命不好”的偏好因素,又或与生育周期有关。究竟什么原因,一时很难说清楚。
“生育意愿”延后
2015年1月1日至11月17日,市人民医院接生的新生儿数同比2013年和2014年,减量均在700人以上。
据分析,生育堆积、生肖偏好因素耦合,或是2013年至2015年人口出生率波动如同“过山车”的成因。2014年,受“单独二孩”政策刺激,“单独”人群生育“二孩”意愿增强,是这一年出生人口相对激增的促因。此外,由于2015年是农历羊年,受传统习俗或迷信观念影响,部分人群有意回避羊年生育,而将生育计划或提前或延后。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滑坡作为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根据2015年汛后核查数据,黄山市现查明滑坡隐患点共437处,占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