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 晟
晨刊讯 1月14日,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元旦至今,已有4人前往登记捐献遗体(器官)。如果时间前推至2015年11月初,最近2个多月来,黄山市实现捐献遗体(器官)遗愿的人数新增2人,登记捐献遗体(器官)的人数新增6人。
尚老(化名)是其中一位。14日下午,他来到市红十字会,询问捐献遗体(器官)相关事宜。临走前,他向工作人员要了3份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我拿回去填好了再送过来,请你们帮我寄到接受站。”尚老告诉记者,他是蚌埠人,女儿在黄山工作,他和老伴来到这里,帮女儿带孩子。虽在黄山市办了居住证,但尚老表示,等孩子考学考上了,他们老两口可能继续待在黄山,也可能回到蚌埠。
问题来了!尚老要捐献遗体(器官),可接受站该填写哪家?目前,省红十字会在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均建立了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为方便群众就近登记捐献,江淮之间地区与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联系,淮河以北地区与蚌埠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联系,长江以南地区与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联系。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志愿者去世后,执行人应及时与登记接受站联系,以便商量具体接受事宜。
登记接受站选择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如果自己在蚌埠告别人世,联系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是不是舍近求远?登记接受站选择蚌埠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相同的问题也有可能出现。尚老知道,无论是接受遗体捐献还是接受器官捐献,都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为此,他左右为难,但意愿坚定,“前些年,我经常向家人吹风。昨天是我的80岁生日,我又和老伴谈起捐献遗体的事。”
尚老表示,他是看了本刊最近刊发的一篇关于捐献遗体的报道后,才主动上门找到市红十字会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群流动性大幅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群,往往成为往返家乡和孩子工作地之间的“候鸟”。这一现象,对遗体捐献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尚老认为,如果在省红十字会或中国红十字会的层面,集纳各级红十字会和遗体捐献接受站的资源,并赋予遗体(器官)捐献中心以类似于110、120的调度指挥功能,那么自己将来可能面临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如果自己在黄山辞世,中心就会及时联系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如果在蚌埠辞世,中心就会及时联系蚌埠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说起这些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尚老没有一丝顾忌。
新闻推荐
□ 记者 冯 劼品腊八粥、现场制作徽州美食、送春联、赏民俗表演……1月16日,徽州区潜口镇第六届腊八旅游文化节在潜口金紫祠广场热闹开幕。品腊八粥 民俗表演精...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