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李晓洁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工作。简单来说,这次改革创新了驾校培训模式,使得自学考驾照成为可能。那么,这项改革对驾校的影响有多大?驾校会因此丢掉“铁饭碗”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意见出台,有人欢喜有人忧
根据《意见》,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驾校;二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培训时间、自主选择教练员;三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方式;四是畅通学员监督和评价渠道。该《意见》的工作目标是,在2016年3月1日前,全国19个省(区、市)28个承担试点任务的城市,完成约考平台部署,先行试点应用;2016年底前,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完成约考平台部署,逐步推行驾驶人自主报考措施;2017年7月1日前,全面实行考生自主报考,实现驾驶培训和考试报考相分离。
《意见》一出,便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网友“开心玫瑰”认为:这下好了,不用看教练脸色了。网友“木木花”表示,只有受欢迎的教练今后才有市场,有助于教练和驾校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而网友“黄元锋FY”则认为,很难保证不会产生大量占用道路练车的群体,故相关预防举措必须跟上!
记者就此采访了身边的几位市民。市民宋女士说:“现在考个驾照不容易,成本高,时间安排也不自由。如果自学自考,可以用家里的车,那样应该能省时省力不少。”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遇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市民李先生就说:“我们在驾校培训都是专业的教练教的,自学如果教练不够专业,很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自学成才?驾校表示没那么简单
驾照自学自考,在对市民产生影响的同时,是否对驾校和教练也产生影响呢?带着这种疑问,记者先后走访了几家驾校和多位教练员。
市交通驾校校长助理查晖表示,这是一个好政策,也是一项便民措施,但实际操作起来仍有很大难度。第一,如果用私家车进行训练,那么车上必须安装副刹车,为了一个人的训练去安装这样的设施是不划算的;第二是事故倒查,也就是说,训练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你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风险和后果?第三是训练场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科目二里有些规定的项目是需要专业场地的,就算自学也还是要寻找这样的特定场地;第四就是计时收费,这点可能对年轻人有利,但是对中青年以及老年人来说更加造成了他们的压力,年纪偏大的人因为反应不够灵活,年轻人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动作他们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如果是计时收费,那么他们的成本相应地就会增加了。
针对此次改革,查晖坦言:可以肯定的是,对教练员将是很大的冲击,因为是先培训后付费,因此教练员的服务态度和培训质量就更为重要,对教练员的素质要求也会更高,“我们会积极响应政策,但是具体操作还要看主管部门和考务部门对实施细则做的调整。”
市安平驾校校长温建春说:“这个政策我们是乐观接受的,但从实际情况来说,真正推行起来可能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是缺乏专业性,我们驾校专业人士都感觉各个流程手续很繁杂,何况是那些对驾考程序完全不懂的人呢?第二,如果要自学自考,那么必须具备带副刹的车、官方指定的驾考线路和教练员,一般的私家车是没有专业考试设施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找到正规的训练场;再次是教练员,驾校的教练员都是有教练证的,但是私家车车主是没有的。”
新安驾校的一位教练员认为:“会开车不代表会教人开车,开车不同于其他行为,它具有危险性,如果随便找个司机来教开车,且不说专业性不强,还有可能影响到公共安全。再说了,如果真的以后就在大马路上练车了,那马路上岂不都是无证驾驶的人?那别说训练了,就连基本的安全可能都保障不了。”
积极意义:车管所促进规范管理
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所长邵俊江表示:“我认为这次改革所实行的自主报考机制,对一些发达地区是有很大益处的,因为这些地区由于警力不足、场地少、考试资源缺口大等原因,存在着一些考试积压的情况,但是我们黄山市的考试积压情况相对比较少。首先因为黄山市的人口相对较少;其次我们目前实行了考试下放,过去都是集中到市里考,现在下放到区县以后,积压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缓解。”
对于此次《意见》的出台,邵俊江认为积极意义很大。实行驾考改革,不仅是主动适应形势发展,也是积极顺应群众呼声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着力加强规范管理。一直以来的“驾考合一”,产生了很多学员请客、送礼贿赂教练的“潜规则”,这也是驾考制度遭受社会诟病的原因,此次改革则能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自学自考实行以后,我想这种不良现象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新闻推荐
□ 徐滨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1月10日晚上,黄山交警高速三大队民警正在京台高速黄山省级交通警察执法站执勤。20时左右,民警发现一辆白色小型轿车停在执法站门前,车内一...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