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方 伟
出生于1980年的瞿兴辉,是黄山区仙源镇人,中专毕业后在黄山风景区园林局护林防火大队工作,6年的黄山风景区工作中他曾两度担任迎客松守松人(第15和17任),先后被黄山风景区园林局、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市人社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2011年,他通过自学考试,顺利获得全国导游资格证并于第二年正式成为黄山导游员,实现了从“守松人”到“说松人”的转变。守松人的经历,使瞿兴辉对黄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业以来,他始终把《旅游法》和《导游管理条例》作为工作的准绳,认真执行旅游管理部门要求和旅行社工作标准,扎实完成带团工作任务,获得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2015年8月20日,一位铜陵的汪姓游客,在游完黄山回到宾馆后,很着急地用别人的手机打电话给瞿兴辉,说自己的手机丢失在回程的车上了。当时已经是傍晚6点多钟了,而瞿兴辉也已经送完所有的游客回到家中,正准备吃晚饭。瞿兴辉家离城区至少5公里路程,可是一接到游客的电话,他顾不上吃饭,立即冲到楼下骑上车往城区赶,并打电话联系旅游车驾驶员,找到驾驶员后又带着游客一起回到车上寻找手机。经三方当事人在场,用手机试拨了游客的号码,电话虽然是通的却一直无人接听,车里也没有传出电话铃声。就在寻找无望的时候,游客突然称自己的手机有定位功能,经过查找发现手机出现在某小区。于是,瞿兴辉又带着游客立即赶往那个小区,却一无所获。就在此时,瞿兴辉突然想起,同车有两位游客曾在该小区对面的某快捷酒店下了车,会不会是他们捡到了手机,而手机定位又出现了偏差?瞿兴辉再次陪着游客一起走进该酒店询问,得知那两人还未离开酒店,便去房间找人。敲了很多次门才把门敲开,当房中人听完来意后,便把他捡到的手机交还了失主。“我是做生意的,手机里面许多信息对我太重要了,要不是瞿导,这手机估计是找不回来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办呢。”拿回手机后,游客汪先生一再表示感谢,并称下次有亲朋好友或自己再来黄山,一定要专门请瞿导带团。
前不久,瞿兴辉又带了一个35人的旅游团队,团中70岁以上的游客有22位,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经60岁。为了让游客都能听清楚讲解,瞿兴辉在“说松人的”角色中延续了“守松人”的优良传统——足够细致、足够耐心。他每讲解一段话后都要重复几遍,并且逐个逐个地问大家是否听清楚、听明白,遇到没有听明白的他还会单独“开小灶”。团中那位86岁的丁先生在游览途中,总是问个不停,晚上回到酒店还专门打电话向瞿兴辉询问他不懂的事情。根据之前导游培训的知识,瞿兴辉知道这是老年游客的典型性心理:先“求安全心理”,再“求关注心理”,最后“求慰藉心理”。了解了老人们的心理后,他每次都带着笑容,用礼貌、用耐心去和他们交流,博得了老人的一致好评。无独有偶,曾有一位93岁的台湾游客,来到黄山旅游后,离开时拉着瞿兴辉的手,笑容满满地说:“你的服务让我非常满意,我要把黄山的美景照片带回去,把我的经历介绍给他们,让他们一定来黄山游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地为每一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热情介绍、周到服务,当好‘说松人\’。”瞿兴辉说,他是土生土长的黄山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连自己的孩子也起了一个跟迎客松有关的名字“岩松”,希望他能像迎客松一样,自立自强、坚韧不拔。图为瞿兴辉与儿子合影,由瞿兴辉提供。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记者日前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第四届安徽省专利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黄山市2项发明专利荣登榜单,其中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电子级异氰脲酸三缩...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