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笑梅
今年,第一次坐高铁回先生老家桐城过年,舒适、便捷、温馨,一句话“给力”。
以前每年回桐城过年,因我晕车厉害,乘车成了一件痛苦的事。记得第一次随先生回桐城过年是在25年前,天没亮就起床搭车,车开后不久就开始呕吐,一路坑坑洼洼、翻山越岭,颠簸至桐城已是晚上七八点,吐得个七荤八素,那滋味,唉,怎一个苦字了得。
第二年,说什么我也不愿坐汽车回去了,那就乘火车吧。虽然北上合肥,再南下桐城有些绕,可多花点时间总比吐得七荤八素强吧。那时火车没提速,芜湖长江大桥还未开通,乘火车也不是很方便。头天晚上八九点上火车,第二天凌晨二三点到芜湖,再找三轮车赶往渡口准备乘轮渡过江。当时,等候渡船的大厅里已有不少人,大都是归心似箭的游子。他们租些席子、被褥,就地卧的卧、坐的坐,等待天明渡口开闸。天一亮,我们跟随渡江大军赶到芜湖北,继续乘火车北上合肥,再坐汽车到桐城。这一路,晕车虽然好些,但通宵达旦地折腾,也累得够呛。
之后每年回桐城,都会纠结于乘火车还是坐汽车。直到有一年,我们绕道从合肥乘火车回屯溪,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回“春运”。南下打工的人如潮水般涌进车厢,我们没座位,只好坐在过道的地上,车厢的行李架上、座椅底下都躺着人,连厕所也挤满了人,动弹不得,只好在绩溪站就下了,转绩溪至景德镇的慢车回来。好在一次次的艰辛经历后,随着公路发展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坐汽车已不再那么辛苦,我便再也没有坐火车回过桐城。
2015年,黄山迈入高铁时代,回桐城又多了一层选择。女儿开心地告诉我:“你能既不晕车又省时舒服地回奶奶家啦,我们坐高铁吧。”坐高铁虽然还得从合肥绕,但时间花得差不多,人可比坐汽车舒适多了。
年年回家,今又回家,不变的是亲情的温暖,变化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从十几个小时乃至通宵达旦地奔波,到个把小时风驰电掣般的高铁,大交通建设让人们回家的路越来越轻松、快捷。
新闻推荐
2月13日,正月初六,黄山市迎来春运返程高峰。据了解,黄山北站自正月初五开始迎来返程高峰,当日发送旅客达9000余人,预计正月初六当天发送旅客过万人。 记者 程向阳/摄...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