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日葵
从闽南回黄山已有时日,对一个地级市——湄洲日报社创意组织的中国报业旅游联盟的成功举办表示艳羡的同时,也因媒体峰会上众多报社总编的精彩演说而脑洞大开。而最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两位新老报人,他们分别是来自《台湾导报》的总编辑林雄文先生和广东《阳江日报》的总编辑曹仁兴先生。
确切地说,这两位总编辑的报纸在本次百家媒体中,并不是影响力最强、经营水平最高、转型发展之路走得最好的。但在当下纸媒被过度唱衰、一些媒体人纷纷转岗跳槽的情势下,两位对纸媒的顽强坚守和一片痴情着实不易。
据了解,林雄文先生今年64岁,是台湾的第二代报人,是台湾文创业的知名人士。从民众日报董事长到现在台湾导报社长,林雄文先生有着近50年的从业经历。退休本该颐养天年,却因为当前纸媒的困难而选择了坚守。就在莆田开会期间,这位总编辑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白天开会和各种应酬,只能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才能坐下来写稿、发稿,其勤于笔耕,还懂报业的各种能力,包括文创、新媒体等,其孜孜不倦、深深扎根于纸媒之中的职业操守令人备感敬意。
年近花甲的曹仁兴先生虽然是一位老干部,却是报业的新兵。曹仁兴入主报社两三年时间,此前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或许是看中了他在改革办的冲劲,在纸媒走下坡路急需转型发展的时期,党委委以重任,把阳江日报交给了他。
曹仁兴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来自于他在峰会上的两句话。一句是:媒体过剩的时代,不存在纸媒关门的危险,只存在思想跟不上的危险和能力达不到危险。”还有一句话是:“如果这张报纸在我手上倒掉或报纸不能存活下来,那将是我一辈子的错,是我一辈子的罪。”
两位“老”报人,一位是台湾的媒体大伽,一位是体制内的官员,一位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一位是快到退休的年龄。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激情、热情和担当,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这是一个媒体人的责任,是一个公民的职业操守,是一个人高贵的精神品质。
四月的莆田,当地有名的刺桐花开满街头,这种先开花再发芽的红花独具一格,充满个性,成为莆田的城市标志。“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军欲烧空。”这是诗人眼中的刺桐花。而两位老报人,也似这刺桐,在中国报业的枝头花开正艳,在这个春天焕发青春。
新闻推荐
黄山一的哥送手机还失主被打只因两个电话没接被游客主观臆测要“讹钱”
□ 记者 程向阳 文/摄出租车司机捡到了一部手机,本是好心送还给外地游客,不料想送到后只因向游客索要了普通的路费而被对方殴打。A送还失主手机,不料挨了拳...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