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文/摄
城市就像个大家庭,每位市民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有责任、有义务共同维护城市空间的美感和舒适感。当前,黄山市“创城”工作正酣,10月13日,记者走访城区——
A
秩序之美
“车头向前,有序停放”,这是记者在屯溪社屋前路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楼前非机动车道上看到的一块提示牌。竖立这样的牌子,体现出该单位在“创城”工作中的细心之处。以往,不少人并不在意这样的细节,停车只要停在线上就算不错了,至于车头朝向很少注意。但自从“创城”以来,这样的细节在具体工作中被放大,因为车头向前,意味着有序、统一、协调,能给城市带来秩序之美。
这种秩序之美,正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记者在城区采访时发现,无论是超市、商场、医院、单位、公园、景区、景点、小区等非机动车道上,虽然还有乱停乱放的车辆,但只是极少现象,大多数人、大多数车子、大多数路段,车头统一向前,停在划线以内、保持秩序之美正成风气。
B
洁净之美
上午10时许,屯溪滨江东路新安印象建筑工地门口,工人刘国宝正拿着水管冲洗路面和进出的运输车。“进出工地的车辆灰尘大,冲湿之后扬尘少了,城市就显得干净了。”
记者发现,不只是新安印象建筑工地,中心城区其他建筑工地也是焕然一新,四周合理设置围挡、护栏,所有建筑用材规整到位,施工区内的“十图二牌”、安全设施和人员配备齐全,给人以整洁卫生上档次的印象。
据市建筑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城区共有36个在建工地,其中建筑工地34个、市政项目工地2个。为达到“创城”要求,除了狠抓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外,已于国庆节前增设、更新公益广告及文明宣传标语,对工地出入口进行了硬化,同时对工地配齐冲洗设施,防扬尘、防渣土抛洒等。
C
小区之美
“把倒掉的垃圾桶立起来,不要让垃圾桶形同虚设……”10月12日,屯溪城东花园小区东苑一位物业人员在向工作人员交代着。据了解,由于该小区的垃圾桶是水泥桶较为笨重,保洁员为了减轻工作量,干脆把垃圾桶倒在一边,这样居民就把垃圾都倒在了桶外,虽然方便了保洁员清扫,但这种偷懒显然不符合文明创建的要求。物业人员从细节做起,“扶正”垃圾桶,同时对小区内长期以来的乱搭乱建,包括私设的晒衣竿、私种的丝瓜藤、私建的鸡笼舍等一一进行拆除。小区居民项先生说:“大家住在一个小区,卫生环境需要共同维护,一个人乱搭建不觉得有什么,但他人会效仿,大家都这样,小区的美感就被破坏了。”
记者发现,“创城”以来各小区都在对照要求,整治环境、完善设施、美化家园,提高小区的生活和文化空间内涵,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D
公园之美
公园广场是一座城市的客厅。黄山市中心城区目前有10个大型公园和广场,包括世纪广场、江心洲公园、荷花池公园等。“创城”以来,园林部门加大绿化和美化力度,增加绿点和美点,直接提升了城市形象。
当天上午11时许,市体育馆南侧,园林工人正在桂花园内清除枯死的绿化树、树枝以及杂草,栽种新的绿化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园林部门对江心洲、宇隆广场、上塘公园、新安音乐广场等10个大型公园广场整治,对铺装、绿化、亮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检查整修,设置便民服务点,规范停车管理和摊贩经营,引导市民游客文明行为。还对湿地公园、湿地栈道等景观型游园和街头绿地,进行精细化养护管理,检修更换破损的木塑栈道、护栏、园艺设施及亮化照明,配齐植物介绍牌、文明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栏,提升公园广场的美化水平。
E
道路之美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从9月份以来,中心城区过去老旧、破损、凹凸的人行道面砖被更换成了一种更美观的新砖,这就是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中心城区人行道和绿化提升工程。
据了解,于9月份全面开工的滨江路、天都大道、北海路等7条人行道改造目前已近完工,崭新的人行道板和黑化的道路、徽派的建筑和四季有花的城市绿化相映成趣,大幅提升了城区整体品质。记者获悉,市政部门还对未纳入改造的67条人行道进行了全面维修,解决面板破损、盲道不通、路牙断裂等突出问题,目前这项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与此同时,黄山路路面及附属设施建设将于10月底完成,滨江路等4条道路白改黑,西海路等5条道路雨污分流和老佩琅桥改造将于11月底完成。一条条伸向城市的道路不但美观了,也好走了。
记者感言:当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城市环境美、人居美、秩序美、细节美逐步得到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管理的痛点也会一一呈现,这一方面需要城市管理者建立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制度,同时需要全体市民积极配合文明城市的创建,共同努力、注重细节,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维护黄山的“城市秩序美”。
新闻推荐
□记者钟伟晨刊讯10月18日,记者从黄山学院了解到,该校首次引入“互联网+”模式,网上开设安全微课,助力大学新生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黄山学院保卫处副处长窦卉平介绍,整个网络安全教育课共...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