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乐晴 盛宾志
在黄山区有这样一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黄牛”。他就是新丰乡安居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林青华。
2014年10月,从区直单位走出来的他,当上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村官”。艰苦的工作条件,巨大的环境落差并没让他产生半点犹豫,到岗伊始,就终日奔波在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不知道走破了多少双胶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全身心投身到扶贫工作中。
“任何一项工作,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就问心无愧”,这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每天清早起来,简单洗漱后,啃着馒头的“第一书记”林青华就开始了一天的“必修课”:拿着厚厚的笔记本和常带的水壶,挨家挨户进行摸底,和群众拉拉家常,广泛征询大家意见,农忙时还时常帮农户做做农活,看到谁家有难事,都会热情地帮助他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安居村是省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尤其是通向外界的那条盘山公路。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基础建设是“头戏”。为了尽快改善安居村的基础条件,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村情民意,争取项目支持。先后投入50万元,对3.5公里的进村盘山公路进行优化设计施工。针对未通硬化道路的村民组、自然村,又积极向上争取,圆满完成所有村民组道路硬化目标任务。两年来,通过项目谋划安排、积极对上争取,完成近2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2个村民组供水难、1个村民组供电难等制约经济发展难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他经常坚守在一线,现场指挥,督促项目推进。炎炎夏日里,盘山公路上的那顶小黄帽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林书记为我们大家操了不少心,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有这样的书记是我们的福气。”村民沈邦中笑着说。
为扎扎实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早日增收致富,他结合高山村发展实际,带领群众发展雷竹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积极帮助贫困户通过“靠山吃山”的方式进行产业脱贫。“自从办理了小额信贷发展雷笋收购加工产业,一年收入就多了2万元。”该村“三有”贫困户章来友高兴地说道。该村以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的方式,组织贫困户新种雷竹150多亩,促进家庭增收1800多元,让贫困户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此外,他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为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争取材料运输、垃圾收集、卫生保洁、管护等岗位,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每逢节日,他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们上门慰问村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们,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与老人聊家常,帮助清洁、整理生活物资,指导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等。到村任职以来,他为民全程代理办实事100余件。
“参与扶贫工作两年来,我时常为争取到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而高兴,也为他们一句感谢、展露而高兴,更为大家脱贫致富而高兴,而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尽职尽责,做好干事创业的带头人。”林青华由衷地说。
新闻推荐
□吴慧胡婷晨刊讯11月4日下午,黄山区龙西社区税务小区内人头攒动,鲜红的党旗和志愿服务队旗相映生辉,龙西社区组织小区楼栋长、热心居民、小区包保单位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党员、非公企业党...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