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5公里林区道路建设全面铺开,21条“青丝带”向笋竹基地延伸,新昌等5个笋竹基地形成回环,一条条林间道路在中首、棠华、马冲、新昌等崇山峻岭之间缠绕。
黄山区新华乡大保村,林竹资源非常丰富。可林农要想出售鲜笋,需人工搬运出售,搬运最近的路程1公里,有些远的达三四公里。运输不便,笋竹产业发展遭遇发展瓶颈。
近日,在大保村竹林道路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当地村民正忙着挥刀动锄、披荆斩棘,进行窄路拓宽、陡坡改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据悉,这条总长1.5公里、宽3米林间道路的拉通,将棠华和新昌两个基地联通,辐射2000亩雷竹园、200多户村民。参与修建的村民高兴地说:“以前山上是羊肠小道,非常不好走,特别是每年的笋季雨水也较多,上山挖笋啊、挑笋啊特别费时费劲,有时只能一袋袋的扛着下山,之前我们吃够了不通道路的亏,现在只盼望道路早点修通,让我们拔笋、运输更加快捷,收入也能提高些。”
近几年来,新华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一竿竹”发展的总体要求,本着加快推进林区道路建设、着力改善林农生产条件、降低林业产业成本、增加林农经济收入为着力点,整合移民、林业、“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累计投入约400万元,打通中首、棠华、新昌、马冲等5个基地回环道路,拉通21条笋竹林间道路,使路网密度提高到2.9米/亩,按照(5个连片基地)每亩竹山可节约笋竹运输和肥料运输等成本约120元计算,仅此一项可提高经济效益30多万元。
·谢龙裕 周光明·
新闻推荐
树文明形象为黄山添彩——“杭州G20畅游黄山”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举世瞩目、全国期待的G20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这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意义十分重大。黄山市作为G20峰会环杭州“护城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担环境保护...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