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殊不知,1998年打从黄山市城乡住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位上退休的金炳铨先生,却非常漂亮地将自己的退休生活,逆袭成了“老官退休三把火”:2000年,62岁的金炳铨,退而不休未下鞍,为黄山市中心城区奉献出“滨江长廊”和“新安胜境牌楼”等地标性建筑;2015年,77岁的金炳铨,人生回眸滋味美,圆满完成了他的多达500页的题为《新安胜境牌楼——金炳铨半个世纪人生纪事》的自传;2017年,79岁的金炳铨,踏遍徽山人不老,奇迹般地完成了他的一套四卷本的《徽魂——徽州古树系列专集》。
在金炳铨的“老官退休三把火”中,拍摄、撰写、印制完成全套《徽魂——徽州古树系列专集》这“第三把火”最为值得点赞。这不仅是因为正如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称赞他“古稀之年,犹自跋山涉水跑遍全市三区四县,为家乡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古村落景观特色,作出详尽记录,精印成册,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遗产,特此祝贺”所指出的那样意义隽永,而且更因为他孜孜不倦所干出的这一切,竟然是在“我借了车,油费自理,买了相机等设备”的情况下“傻傻”地干出来的。对此,金炳铨却说:“有人说我傻,这都是政府职能部门做的事呀,你何必自己个人出工、出力、出钱、出精力?我认为,一个人想为社会多办些有益的事,还是傻一点好。”
正是由于金炳铨“想为社会多办些有益的事”的心境使然,才使得金炳铨的开启于2015年10月15日为期一年之久的拍摄徽州古树的义举、壮举得以圆满如愿,才酿造出了他的“踏遍徽山人不老”的奇迹:妻子住院,未能停止他跋山涉水的脚步;自己骑电动车在屯溪拍摄古树时不慎左腿受伤骨折动手术前,还在病榻上撰写关于古树的长文;为了巨著的编撰,他古稀之年还急起直追,学习并熟练掌握了电脑打字、上网、发微信、QQ聊天以及网上处理照片等新知识;奔八高龄又有冠心病的金炳铨,为了调查并拍摄到每一棵徽州古树,为了徽州古树一棵也不能少,他拄着拐杖、废寝忘食地在深山老岙里涉险疾行,山高路险也要去,踏着天梯也要上;夜以继日,从自己拍摄到的15000多张徽州古树照片中,精选出6000多张应用在书籍里,再三斟酌,不觉东方既白……
在图文并茂的《徽魂——徽州古树系列专集》一套四卷中,一、二两卷是关于徽州古树名木立此存照式的图文写真集,第三卷是关于徽州古村落水口林的专辑,最为出其不意的是第四卷,这一卷的内容,是包括《针对古树保护存在问题的十点建议》《关于古树纳入文物管理的建议》等在内的提交有关部门参考的匹夫有责的拳拳之心。其中,“以图为证”地列出的诸如:环境恶劣危及古树安全、古树被围在建筑物中、水泥封闭古树的根部、树大了保护圈小了、渣土填积垃圾成堆、大树易遭雷击、毛竹围困古树、藤茎缠绕危害大、古树周边堆柴堆物等危及徽州古树保护的“徽魂”大问题,触目惊心,近乎呐喊,已经引起了包括国家林业部在内的各级有关部门的关注。
“护树伟功炳辉万古;弘文壮志铨叙千秋”,是我国著名学者郭因先生因感佩于金炳铨的“护树”、“弘文”的“徽骆驼精神”而题赠给他的嵌名对联,也说出了众多人的共同心声;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程永宁,在为《徽魂》所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是徽州古树之‘集大成\’,为徽州文化填补了一项空白”;而更多的徽州人则正向有关部门进言,将金炳铨先生推荐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份以来,黄山区谭家桥镇加快春修水利建设步伐,各水利建设工地上机械声阵阵,人声鼎沸。施工队伍忙着对塘库清淤扩容,对存在隐患的山塘进行隐患排查,全镇春修水利高潮迭起,捷报频传。该...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