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下,不少学校大胆开展了研学游的各类系列活动,有的已逐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十分难得!但多数还没有更多地将‘游\’与‘学\’科学地结合起来。 ”日前,民革黄山市委胡锦来这样向本报反映。他们呼吁,不能让“研学游”游离初衷。
研学游,是一种课内向外拓展延伸、综合实践性很强的、使孩子拥有真切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近三年来,国家教育部积极倡导并在部分市、县试点施行。主要以整个游学过程为契机,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但因研学游还处于起步摸索之中,不少学校往往只以安全为根本着眼点。虽形成了相关方案、预案,而没有更多地将“游”与“学”科学地结合起来。
民革黄山市委为此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研学游活动,全面关注和深入研究,出台一系列的、科学的顶层设计,避免出现为“游”而游或为“研”而游的两个极端。应将游学建议、内容、要求等,有计划地归入到相应学段的课程之中,以形成可以借鉴的、较为完整的相关方案、模式和栏目。研学的成果要丰富多彩,要因景因人而异,也可以逐步纳入校本课程的学分管理之中,视孩子的综合表现和实践能力,与毕业时素质考核评价直接挂钩。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实习生刘灿王自娟记者李晓洁程向阳/摄月潭水库是黄山市“十三五”期间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为保证4月30日汛期来临之前大坝主体浇筑高程达到154米,300余名建设者们克服时间紧、任务重...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