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我跟随旅游团游览了向往已久的著名黄山风景区,黄山真乃人间仙境,其美妙难以言说,但归来之后,让我久久难忘的不只是黄山,还有团里一同游览黄山的四位老人。
那是两对老夫妻,都年近七十岁了。其中大连那一对身材矮小瘦弱;另一对家住金州农村,夫妻俩都身材高大,他们家还有樱桃庄园。
那天,天公不作美,早上下起了小雨。在山脚下的换乘站上了景区的汽车,一路在雨雾茫茫中来到了索道站。下了车,雨越发大了,山里云雾浓重,能见度很低,团里的三位中年妇女见状打起退堂鼓,转身又乘车下山了。
我们坐在索道车里,外面什么都看不见。可是,一出索道车,天空云开日出,阳光普照,高高的山峰,巨石突兀,直插云霄,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们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仙境。
之后,大家在兴奋中拾阶而上,一路慢慢观景。奇松、怪石、云海,乃黄山之绝,果真名不虚传,令人目不暇接。在通往鳌鱼峰、光明顶的山路上,我发现,大连的那老两口不声不响地总是游走在队伍的前面,把我们腿劲不足者甩得远远的;而金州那老两口就有些吃力了,他们总是落在后面,导游每次清点人数时,总是发现金州那老两口没跟上,于是大家就坐在路边休息一下,等着那两位。等那两位赶上来时,老头走得脸红脖子粗,气喘吁吁,老太太可就惨了,一条腿拖着,明显使不上劲了。山上有滑竿(一种简易的竹制轿子)可以乘坐,可是,老两口还是坚持徒步走,而且上山前连个拐杖也没准备。其间,他们还遇到了同乡,是两个女青年,其中一个据说不久前还做了手术,就拎个拐杖跑来爬山了。
在黄山上,我看到的不止是美景,还看到各种各样的游人肖像。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有穿体恤衫的,有穿皮大衣、高跟鞋的,有些人,可能对黄山没有高度的概念,没有充分的准备,说是去旅游,就草率上山了。在山上,你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悠然自得地坐着滑竿,而老年人却坚持走着游一回。
如果你不想多花钱,还想要登山,那就要注意锻炼好身体。为了登黄山,我几年前就开始锻炼身体,前年先登了泰山,感觉自己体力可以了,才下了登黄山的决心。为此,我近年来坚持天天走步锻炼,临行还准备了护膝和登山杖。所以这一趟黄山下来,感觉不算太累。
在归程的火车上,我跟大连的老两口聊天,才知道他们没少到全国各地游览,前年还去了西藏旅游呢!那老两口原来身体也不好,老头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但是为了出去旅游,他们天天晚上在自己家的小区里走步锻炼,绕着楼区走个把小时才停下。所以,今年登在黄山,他们走起来毫不费劲,跟年轻人一样轻轻松松地上山、稳稳当当地下山了。从景色上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成为千古绝句,换句话说,黄山归来看体质,也是不会有错的吧?
新闻推荐
□汪晓东初夏时节,浓荫匝地。5月20日,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一行75人,在会长袁振威(袁国平儿子)率领下,风尘仆仆来到皖南岩寺,考察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廉政教育馆。在当天简短的欢...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