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晟
“滴,滴,滴”采血车里,微电脑采液控制器的警报声此起彼伏,提醒采血袋里的血液已达到预设的采集量。托盘上,一袋袋血液意味着一个个生命的希望。
采血椅上,6名官兵挺直腰板,正襟危坐,撸起袖子,手握皮球。殷红的鲜血顺着细细的管子,从热血官兵的身体里流出,又缓缓流入采血袋。
等候椅上,一排官兵拿着登记表,等着献血。不少官兵是首次参加献血,看着护士的一举一动,听着战友的一言一笑,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
大厅里,官兵们分列两队,进行健康体检和填表登记。问病史、称体重、量血压、测脉搏、听心肺、验血型……有官兵问:一次能多献点吗?
奉献爱心,参与者众;汇聚爱心,声势浩大。这场军营里的献血活动,只源于一个电话。“前天,我们给部队领导打了电话,问能不能近日组织一次献血活动?”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方超说,临近“十一”黄金周,血站备血压力较大。“没想到,他们马上就答应了。”方超说,“而且,部队领导还表示,既然地方血液紧张,那就早点来部队采,就定在9月24日,这个星期天。”
驻地部队副政治委员凤亮说,参加无偿献血是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献血活动的消息在军营传开后,当天就有70余名官兵报名参加。“今天来了大概有100来人。”凤亮说,听说开展献血活动,驻徽州区分队的官兵也执意赶来献血,还有不少新兵也表达了参加无偿献血的意愿。
“今天是我第一次献血,献了300毫升。”20岁的段兴毅说。这个来自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不久前才转到黄山,就用这种方式把爱心奉献给“第二故乡”。段兴毅说,献血针看起来有点粗,但扎进去几乎没什么感觉,“他们说每隔6个月可以献一次,以后我会多参加这种活动。”
“该驻地部队有光荣献血的传统。这么多年来,从部队首长到基层官兵,他们一直热心支持我们黄山的无偿献血事业。”市中心血站站长佘碧媛说。
走下采血车,曹嘉恒一脸自豪。他不仅献了300毫升全血,还捐献了一小管血液。因此,他在领取“献血证”的时候,比其他战友多领了一个“证”。荣誉证书上书:感谢您捐献了检测血样,您的HLA分型相关资料将汇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您的善举将给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回去好好休息。”凤亮“命令”道。“啪”的一声,曹嘉恒两脚挺直,立正敬礼,然后告别,手里拎着献血袋,大步而去。
“奉献传递快乐,献血点燃爱心”,印在献血袋上的宣传口号,随着这些“最可爱的人”,走进军营的深处。
新闻推荐
昨日,黄山市徽州区蜀源村村口数百亩向日葵竞相开放,游人在花丛中拍照发微信分享乡村美景。据悉,蜀源村引进内蒙古向日葵品种,其最美花期在国庆黄金周假期中,金黄耀眼的田园风光与古村落叠加更显美丽,朵...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