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劼 汪嫒文/摄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推广,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如今人们喜欢读什么书?是喜欢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电子图书走俏
轻巧便捷受欢迎
随着电子阅读的流行、购书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读书时间的越来越碎片化,人们的读书习惯悄然发生改变。电子书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这一新型阅读方式。
黄山学院大学生张萌(化名)告诉记者,她喜欢用手机在线阅读,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看书,而且大多是免费的,很实惠。
80后小潘是一名白领,他表示自从有了平板电脑,几乎不再进实体店买书。平时会将自己喜欢的书下载到平板电脑上,走到哪带到哪,随时都可以看。“电子图书的轻巧和容量大是其最大的优势。”小潘说。
传统纸质书刊
阅读人群不少
电子书虽受欢迎,但阅读纸质书刊却更符合大众的传统阅读习惯。采访中,记者发现,中老年人大都有读报和看书的习惯,对于纸质图书,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黄山市图书馆,记者见到正在读书的李轩平,退休后,他经常过来看报纸和杂志,也喜欢借阅书籍。李轩平说,虽然电子图书很方便,但是长时间阅读,对眼睛伤害比较大。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自己更喜欢陪着孩子们去读书。而图书馆和书店也成了他们节假日经常去的地方。在荷花池小学读三年级的熊鸿明是个小书迷,几乎每个周末,他的母亲方女士都会带他去市图书馆看书。“陪孩子看书,我也养成了看书习惯。几年的时间里,我们读了几十本名著了。”方女士觉得,这种亲子阅读的模式很有益处,陶冶了孩子,也沉淀了自己。
文教社科类书籍畅销
古典文学覆盖面广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中小学生除喜欢借阅儿童文学之外,很多都在看《史记》《三国演义》《古文观止》《孟子》之类的古典名著、国学经典,带有拼音注解的此类书籍尤其受欢迎。而老年读者对于养生类图书更为青睐。
市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普类、文史类图书以及儿童文学类的图书都是比较畅销的,文教类、社科类能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少儿类的比重也不小。相比以往,社科类的比重在不断提升。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为推广阅读,在市民中营造浓郁的诵读和书香氛围,市图书馆已连续举办两届“朗读者”活动。
据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市图书馆全年累计接待读者373156人次(含百大69790人次),藏书总量1319980册,其中纸质书366346册,电子书953634册。全年图书借阅量321115册次,纸质书借阅量达195638册次。数字资源下载量125477次。平均每日接待读者1100人次,年参加图书馆活动12000人次,年度新增办证读者3143人,共有持证读者1.7万余人。市图书馆从开馆至2017年底,共接待入馆阅读人次129.65万人次,图书流通册次123.05万册次。阅读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0日上午,由安徽文化博物院、徽州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翰逸神飞——新安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三代书画展》在徽州文化博物馆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美术理论家、书画界名流、...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