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山市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创新文化业态,全市文化企业蓬勃发展。
为充分展现黄山市文化企业发展新成果、新举措、新理念,本报即日起开设“文化企业巡礼”专栏,总结企业优秀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文企发展之路,打造黄山靓丽的“文化名片”。
5月14日,徽字号从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载誉而归。两个“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金奖以及2018深圳文博会优秀展示奖的获得,让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意气风发。
“文博会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展示的平台,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徽州传统工艺,提升徽字号这个品牌,更是学习的契机,取长补短,吸取经验,让我们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是一家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设计、生产、销售及展示、研学一体化企业。
“产品一定要接地气”是朱伟参加文博会最大的收获。“我们最大的转变就是从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到做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让徽州传统工艺接地气,走进现代生活。”朱伟如是说。
目前,企业着眼生活与文化的深度结合,致力于还原竹、木、石、砖雕艺术产品的实用形象,同时在艺术与改善生活品质之间寻找到合理的平衡。如今,企业旗下拥有六大产品体系:茶器、香器、花器、文房雅玩、古建装饰、家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文化部提出的“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从最初的旅游产品加工到现在的文创品牌打造,徽字号的定位逐步清晰。2014年,徽字号第一家门店在老街落成。不拘一格的装饰、精致创意的产品,让不少游客乃至艺术家驻足购买。接着,杭州清河坊、南京夫子庙、扬州东关街……都留下了徽字号的足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现在的徽字号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景区开设品牌专营店14家,拥有零售网点800余家,产品出口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也时尚,徽字号紧抓时代脉搏。2016年,徽字号开始研学游的尝试。从最初的十几人团到现在的千人团,徽字号完成了两万余人次的接待。研学产品也逐渐丰富,有雕刻、拓片、活字印刷等各种体验。
“现在开始致力于讲师的培养、硬件的提升,我们最近成立了徽国书院,建成了两千多平方米的体验厅,希望在这里,能让更多人了解徽文化,了解徽州传统工艺。”
徽字号在行业领域发展上,也做出了显著业绩。2012年至2014年,陆续和中国邮政合作,成功开发《金铜佛》、《马年吉祥》、羊年《拜年福礼》邮票;2013—2016年间,先后主导编制《徽州四雕》地方标准、《竹简工艺品》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技术标准空白;2014年,独立研发制作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非领导人正式会议国宴中的竹简菜单,代表着徽州竹雕走上国际外交正式场合,实属首例……
展望未来,朱伟踌躇满志:“2018,希望徽字号可以设计出更多更好的非遗文创产品,同时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国工匠精神,让徽字号走出家门、走出国门。”
·孙冯燕·
新闻推荐
·荷花池小学小记者站章阅恺·因为一座名山,这里蜚声海外;因为一种文化,这里名人辈出;因为风光独好,这里游人如织。这...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