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依托山水优势立足运动休闲努力谱写黄山特色体育产业新篇章

来源:黄山日报 2018-11-21 06:45   https://www.yybnet.net/

□夏建萍

编者按:11月19日,市政协七届三次常委会议暨加快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主题协商会召开。4位政协委员围绕“加快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主题发言,选题精准、工作精细、建议精到。今日推出他们的发言,以期汇聚全市各界之力,共同把加快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工作推深推实。

近年来,黄山市依托山水文化资源优势,立足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体育+”“+体育”战略,以体旅深度融合、业态层次丰富、综合效益明显为特色的黄山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获评中国体育产业创新名城、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成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为更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现将有关思考报告如下:

一、纵观“三个层面”,体育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纵观国际、国内和省内三个层面,未来五年将是体育产业的发展黄金期。一是从国际层面看,体育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北美、西欧、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均排在国家十大产业之列,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速度远超其它行业。据统计,2017年全世界体育产业的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二是从国内层面看,“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据有关部门分析,“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总规模有望超过3万亿元,将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新动能。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近期,上海市人民政府率先印发了《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体育产业30条),明确将体育产业作为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重要载体和建设“健康上海”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速体育产业发展步伐。三是从省内层面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李锦斌书记指出,建功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必须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抓好抓实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与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市均高位推动,大力实施体育强市战略,形成了浓厚体育产业发展氛围。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推动体育产业工作,将市体育局纳入市规委会成员单位,在财政投入、场馆建设、项目协调、干部配备上给予有力支持。2016—2018年,亳州市财政投入10亿元,全面推进体育场馆建设,投资规模超过建市前15年总和,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蚌埠市近年来连续投入20亿元,建成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于一体的甲级体育中心以及龙子湖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并招商引进足球小镇,总投资65亿元,计划建设足球训练中心、足球教育中心、足球交流中心、足球科技中心、足球大数据中心、足球主题休闲公园、体育用品销售中心等项目,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以上。

二、正视“四个不足”,黄山体育产业面临转型期

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无可比拟的山水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场馆设施逐步完善、重大赛事精彩纷呈、全民健身蓬勃兴起、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同时,黄山市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存在“四个不足”,一是产业投入不足。市本级近年来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现有场馆设施的改造提升,区县“五个一”设施均有缺漏,现有体育场馆设施无法满足专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需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大多建于十八大之前,老化损坏问题日益突出,体育健身场所短缺,建设15分钟健身圈任重道远,体育消费理念与习惯尚有待养成。二是品牌提升不足。黄山市体育赛事品牌打造与体育旅游虽然起步较早,但知名体育赛事品牌培育力度不够,国际性高端赛事较为缺乏,办赛机制模式有待改善,赛事活动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丰富;重大体育项目、体育基地间尚未形成发展合力,市域内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均衡发展有待提升。三是龙头带动不足。黄山市体育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缺少龙头企业,现有体育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参与体育全产业链发展上有心无力,辐射带动效应尚不明显。四是重视程度不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山市的体育产业工作,出台了系列政策,明确了战略定位,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推进实施扶持政策力度不一,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前瞻性不足,在土地利用、项目落地等方面政策支持不够,有些部门仅仅停留在口头重视上,体育主管部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日益突出。

三、坚持“五个发展”,推进体育产业迈向升级期

当前,黄山市应把握历史机遇,坚持问题导向,依托山水优势,立足运动休闲,坚持“五个发展”,努力谱写黄山特色体育产业新篇章。

一是坚持“高标准”引领发展。高标准编制《黄山市打造运动休闲健康城市行动计划(2018—2025年)》和山水综合型运动休闲产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路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任务措施和重点项目等,确保引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黄山市独一无二的山水资源优势相匹配。坚持精品化、特色化、时尚化发展思路,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在观念理念、产品业态、智慧建设等方面要始终走在发展前列,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抢抓黄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机遇,主动将黄山市体育产业纳入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统筹谋划,积极融入长三角及中部地区体育产业集群。

二是坚持“大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利用好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黄山市现有产业发展平台,推进黄山市体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认真实施《黄山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认真谋划一批体育产业、运动休闲产业集聚区和体育特色小镇,积极创建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和体育旅游示范区,促进体育基地实体化建设,加快形成“一心、两带、三区”的全市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总体格局。

三是坚持“强龙头”带动发展。探索成立黄山市体育产业集团,打造集场馆运维、赛事组织、培训服务、“体育+”“+体育”等行业龙头,全力促进黄山市体育产业发展。探索成立黄山市体育产业联盟,在体育推广、旅游运营、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方面形成合力;扶持一批引领全产业链发展的体育社会组织、俱乐部、企业,推出一批具有黄山特色的“体育套餐”,力争实现“1+1>2”的效果。

四是坚持“推项目”支撑发展。大力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启动市奥体中心建设,每年建设一批体育设施,更好满足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全民健身等需求。加大体育精品赛事、重大项目引进力度,有序推进体育产业项目建设,设立重点项目库并进行深度谋划,每年排出一批重大赛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实施,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五是坚持“重统筹”融合发展。发展体育产业,既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民生改善,从产业规划到设施布点,从场馆建设到后期运维,从要素保障到市场运作,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谋划引导和推动。应尽快完善市级主导的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细化明确体育、旅游、文化、农业、规划、国土、住建、统计等部门相关职责,切实形成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将体育部门纳入规委会成员单位,推动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落实,督促小区配建相关体育设施,同时加大与供水、供电等部门协调,确保国家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和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山水综合型运动休闲城市,不断推进“体育﹢”“﹢体育”,努力谱写黄山特色体育产业新篇章。

新闻推荐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场场“心理咨询进社区”活动,疏解了青少年心中的消极情绪;一次次扶贫帮困,为贫困孩子托起一片天;一堂堂生动深刻的法治...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服务大局有作为2018-11-20 05:12
猜你喜欢:
评论:(依托山水优势立足运动休闲努力谱写黄山特色体育产业新篇章)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