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徽州区在如何提升贫困村集体经济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通过盘活资产、兴办企业、资产收益、产业扶贫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区12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6个村达到15万元以上,7个村提升为省市美丽乡村。
该区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引导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村立足实际,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形式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及资源,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户外拓展、生态养生、红色文化体验等业态,创建村级所有、经营形式多样的经济实体,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区12个贫困村引进项目实体15个,流转村集体经营土地537.2亩,新建鱼池17个1110.5平方米,5个村利用原有资产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带动304户,户均增收1217元。
为打破山区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诸多藩篱,打通供需“高速公路”,这几年,该区陆续投入500万元电商扶持资金,建成了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和48个村级站点,实现快递物流村村通、电商站点全覆盖,带动152户,户均增收820元。
为了给“三无”贫困户找到长期输血脱贫路径,该区又精心谋划并实施了资产收益民生工程。今年投资了917万元,在11个贫困村和7个非贫困村实施资产收益项目24个,受益贫困人口440人。
该区立足让产业脱贫挑“大梁”,紧扣茶业、蜂业、苗木、油茶、香榧等特色产业,不断深化“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订单、劳务、入股、服务、租赁等方式,健全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多方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村集体收益。截至目前,落实种养业到户项目3466个、3069万元,到村项目21个、728万元,到户覆盖率92.6%,到村覆盖率100%;与此同时,该区实现了12个贫困村特色种养产业达标和5个贫困村“一村一品”专业村达标认定,建成13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发展特色种养业达标贫困户570户。
通过财政扶持资金引导,鼓励区内有实力的企业结对帮扶村,采取“一个区直机关引领N家企业帮带一个村”模式,开展送理念、送信息、送项目、送资金到村。截至目前,吸纳164家企业开展“多企帮多村”,实现帮扶全覆盖。强化谢裕大、悠悠猪、养生源等企业主体带动,全区2个农业产业园、70家农业经营主体与12个贫困村、1736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带动贫困村100%,带动贫困户91.08%。
·闫艳李静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江海)11月21日,记者从黄山市扫黄办了解到,该市在15家乡镇、景区、学校、企业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底将完成340个“...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