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黄山 > 正文

新华乡:好竹笋不愁销

来源:黄山日报 2019-05-21 06:42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来到黄山区新华乡,绿荫浓浓的路上,看到设计雅致的写有“竹富新华”四个字的标识牌,就知道到了新华乡了。

笋季虽已接近尾声,但走进三兄弟笋业,企业生产依然十分繁忙。公司负责人黄戌有开着一辆大货车,里面装满了从村民手中收来的竹笋半成品,他眉开眼笑地说:“一季笋,忙一年啊!”生产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娴熟地包装已加工好的竹笋,操作台上一堆堆黄中透绿的竹笋在灯光下闪耀光泽。加工人员骄傲地说:我们的竹笋品质好,江浙沪市场都喜欢。

把车停好,黄戌有一坐下就拿起一份协议给我们看。前不久,一位河南客商通过京东电商平台看中了三兄弟笋业,购买品尝后,对味道相当满意,就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合同正在签订中。“有品质就有口碑,竹笋好就不怕卖不掉。”黄戌有满怀信心。

提到竹笋品质好,坐在一旁的新华乡三绿宜笋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富勤由衷地说了一句:“这都是我们这么多年不断学习的成果!”王富勤的一句话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主动向浙江学习,新华乡已坚持了7年。”新华乡党委副书记聂德芬说道。

“先是乡里带我们竹笋大户跑浙江,等熟悉了之后,企业人互相往来,现在两地往来十分频繁。”黄戌有介绍。

“从怎么种学起,学他们的测土配方、雷笋早出覆盖技术,还有笋产品加工等,学了就回来实践,慢慢农民会种了,企业会加工了,竹产业自然就壮大了。”说起这个,王富勤体会颇深。

近年来,新华乡利用“退耕还林”契机,大力推广雷竹栽植,并多次赴浙江考察学习,引进优质雷竹品种,大力实施“笋竹富民工程”。当地围绕竹笋产量不高,竹品种单一,一年只有一季笋等发展瓶颈,坚持不懈地向浙江“取经”,尤其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融杭”以来,新华乡更积极地“请进来”和“走出去”,向浙江临安等地学习四季竹栽植。今年,该乡又成功引进浙江羊毛笋,努力改变本地笋农受限于一季笋而收益不高的现状。7年的学习成果有目共睹,目前,新华乡类似三兄弟这样的竹笋企业有7家,笋农实现了家门口销售,家家户户都种起了雷竹。

用心做品质的黄戌有,就请了好几位浙江的竹笋加工技术人员常年蹲点在企业指导,同时与另两家笋企一同通过了QS认证并完成商标注册,改变以往烧柴煮笋的落后方式,使用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并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7家乡企抱团取暖,大大开拓了销路。

“我们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产品是销往浙江,产值达400多万元。”黄戌有自豪地说。

“销量提升是一方面,亩产量提升也很明显。”王富勤接过话说,2013年以来,该乡雷笋亩产逐年提高,从原来的亩产三四十公斤提升到亩产300多公斤。

“先进的理念是王牌,学了才能打开视野、转变观念。”聂德芬说完便带着我们去看新华乡笋竹产业O2O体验中心,该体验中心是今年新建成的。在体验中心大厅,一大排竹子和竹匾形状的吊灯十分引人注目,这是该乡邀请浙江农林大学的一家设计团队设计制作而成的,既体现了竹乡特色,又极具美感。扶贫专区内,货架上摆满了包装精美的竹笋产品。用手机扫一下宣传牌上的二维码,就进入了该体验中心的电子商城,各色农产品在线销售,琳琅满目。

据介绍,5月初,该乡再次前往浙江农林大学,对接物联网建设,打造智慧农业,真正实现“一片竹子带动一方经济”。·崔艳·

新闻推荐

2019黄山市暨屯溪区科技活动周启动

本报讯5月19日上午,2019年黄山市暨屯溪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举行,市政协副主席万国庆出席启动仪式并巡展。今年科...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一切都会好起来2019-05-20 05:48
猜你喜欢:
点滴之间见文明2019-05-20 05:48
评论:(新华乡:好竹笋不愁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