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休宁县江潭村欲打造世界“第一好人村” 项向国 记者 张火旺 陈明

来源:市场星报 2012-09-05 01:39   https://www.yybnet.net/

江潭村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西部,距离镇区6公里。这里,有人年复一年捐资助学,有人一针一线缝制爱心棉布鞋……江潭村的村民们比的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和孝老爱亲,他们说,等村里评议出的好人多了,就申报吉尼斯纪录,争做世界“第一好人村”。

昨日,记者来到江潭村,长长的街道两边,挂满了“打造好人村”的宣传牌,良好的道德宣传,已成为江潭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丁老师捐献爱心回报社会

好人档案:丁顺兆,44岁,中共党员。现任休宁县江潭初中总务处主任,荣获“江淮志愿服务个人优秀典型”称号。

20多年前,丁顺兆从江潭村入伍,在一次执行运粮任务中严重受伤。养伤期间,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关怀,让他非常感动,发誓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1991年退伍后,他回到了江潭村成了一名教师。因为家贫,有些孩子不得不辍学,丁老师心里颇为难受。虽然工资不高,家庭负担也重,但遇到特别困难的,他就用工资为他们垫上学费。

2000年开始,丁老师就悄悄地结对帮扶一位女同学,直到初中毕业。该同学的父亲在外务工不幸遭遇车祸,且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后来改嫁,姐弟俩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受到丁老师资助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出现丁老师前往捐助的身影。石田中学的刘秋红同学患重病了,丁老师去了;“倾城之爱——救助小宇航”募捐晚会上,丁老师又去了……

她是孤寡老人的好媳妇

好人档案:倪秀兰,44岁,溪口镇江潭村妇女主任,被誉为“孤寡老人的好媳妇”。

今年春节前,江潭村村两委去敬老院送温暖,搞了一个联谊活动。当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一个接一个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倪秀兰的目光盯在一位年近八旬的吴姓老人的脚上。

“有家有室有亲人的老人,谁大冷天的还穿这样一双拖鞋呀。我一定要替他们每人都做一双棉布鞋。”倪秀兰说干就干,再次来到敬老院,仔细问清了每一个老人的码数,做好了鞋样,又从镇上买来了鞋底、鞋面料,一针一线制作起来。

江潭村敬老院住了26名孤寡老人,要让每个老人都穿着新鞋过年,白天没时间干,就得晚上赶工。倪秀兰认为,老人们不求好看时尚,只求实惠暖和。经过一个多月辛劳,鞋子做好了,如期穿在老人们的脚上。

春节过后,江潭敬老院的老人一下子增加到了35人。也就是说还有9个老人没有收到倪秀兰的“礼物”。“他们来一个,我就给他们做一双,人人有份。”刚歇下来没多久的倪秀兰又忙活起来了。

采访补记

让文明友爱传递正能量

“为老人做双棉布鞋,说起来是个小事,可正是村子里有了像倪秀兰这样的人,村民们才会更加温暖、和谐。”该村支书黄新俊说,村风正、好人多,多年来,做好事、帮困苦、爱集体早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和生活常态。

该村有3000多人,通过加强“打造好人村”的宣传,“比先进”已深入人心。每年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奖项,获奖者都会获得现金奖励。“这些钱不值一提,但能获得这个荣誉是村民们最看重的。”村支书黄新俊说,村里谁家有事,不用打招呼,来帮忙的肯定不少,文明、友爱的风气已经成为江潭村一张响亮的名片。

黄新俊坚信,通过不断地宣传好人,让人人学好人、做好人,营造出一个互敬互爱、热爱集体的良好村风,而这良好的风气又会反过来影响村民,让村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村民的凝聚力就会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品味舌尖上的徽菜 邹传科

事实上,传统的徽菜则特指徽州一带的菜品。历史上的徽州府由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和绩溪六县组成,数百年间,形成了独有的徽州文化,徽菜正是其中灿烂的一部分。作为传统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重...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休宁县江潭村欲打造世界“第一好人村” 项向国 记者 张火旺 陈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