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渡口四百余年,艄公六十有三 新安江源头率水河上的最后一个艄公将退休 星级记者 张火旺 记者 陈明 文/图

来源:市场星报 2012-12-06 00:56   https://www.yybnet.net/

罗洲是休宁县陈霞乡的一个自然村,村前是一条百余米宽的率水河,是新安江的源头,渡口上的那条渡船,成了罗洲人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四百年来,船换了一条又一条,艄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样的出行方式一直没有改变过……

今年63岁的叶师傅,摆渡近40年,是这条河上最后一个艄公。按规定,再过一年多,叶师傅就不能摆渡了。

艄公“吃冷吃热”就这命

渡船上,一只柴炉正旺着火,盒子般的内舱里,一半是叶师傅的卧室,另一半是叶师傅的灶台。

叶师傅的家离渡口有7里地,即便如此,他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带来足够的米和菜。“自己一个人吃饭,老伴熬点酱就行,能吃很长时间。”叶师傅说,村民偶尔也会送些青菜给他,逢上谁家有喜事,还会叫上他喝顿喜酒,生活不赖。

“得空就得吃,很难掐准饭点。”叶师傅介绍,许多时候,自己刚端上碗就遇到有人要过渡,“人家的工夫耽搁不得,撑渡的,吃冷吃热,就这命。”

渡船是出生地也是婚房

叶师傅今年已63岁,自有家史以来,祖辈们都在船上生活。

“我是一个没有家的人。”叶师傅说话的嗓门很大,也很健谈,也许是长期待在渡口的缘故,他见惯了各种人和事。

25岁那年,叶师傅从父亲手中接过撑篙,来到了率水河上,一直到现在,就没有停下过手中的篙和桨。在叶师傅30岁那年,经乘船的人介绍,有姑娘肯嫁给他。于是,就在这条船上,叶师傅请几个人吃了饭,就算结婚仪式了。

几年后,丈母娘不忍心两岁的外孙继续生活在船上,就挪了块地,在亲戚们的资助下,叶师傅盖了两层小木楼,结束了无根的生活。

没人愿当艄公村民盼修桥

过往的村民说,与罗洲村三公里之遥的上游霞瀛村正在建造一座漫水桥,估计春节前就可以使用了,村民出行就便利多了,也不用担惊受怕。

按照海事局的规定,超过65岁就不能再摆渡。而叶师傅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浙江打工,一个在屯溪做厨师,不会回到率水河上,叶师傅这一辈,将终结世代撑船的历史。

新闻推荐

一个人,一座房,百万亩绿色海洋 休宁县“绿林”好汉程有发:保护好每一个绿色的生命 江伟民 张舒 记者 陈明 张火旺 文/图

在大山深处,在密密匝匝的丛林中,在群山环绕的一座座孤峰上,在休宁县的数百万亩山山水水间,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两个、三五个游动或静谧的身影,他们如大山之魂般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渡口四百余年,艄公六十有三 新安江源头率水河上的最后一个艄公将退休 星级记者 张火旺 记者 陈明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