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寿宜
近据报载,今年清明期间,位于休宁县浙岭通往“吴楚分源”处的“同春亭”进出口门楣上方的两块古碑被盗,且一块已被打碎,另一块被扔河中,闻之令人既震惊又痛心。
古徽州曾经留下了太多的碑刻记忆,且不说那林立的牌坊群、白岳由唐寅撰文的《紫霄岩玄帝碑铭》,更有众多书院、祠堂、民居、亭阁等古建筑上的碑刻,集美文、书法、雕刻等艺术于一身,无不成为画龙点睛的杰作。加之“黟县青”等优质石材,虽历千百年的沧桑,其熠熠光彩仍历久弥新。
徽州古代碑刻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堪称是凝聚文化精华的艺术化石。每一块碑刻的背后,都镌刻着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或一种文化,集中起来就是一本极其古朴厚重的徽州史书。
为此建议:一是对散落在乡间山野的徽州古碑进行抢救性集中保护。如去年祁门县凫峰镇峰联村桐子岭降岭施工时,曾发现一块上面刻有“总督部院明文”、“休宁县西界”、“康熙年正月立”等字样的石碑,却一直“躺”在路边,字迹已趋模糊斑驳。对这类零星石碑就要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可利用博物馆展出等方式,供人参观欣赏研究。二是对固定镶嵌在古建筑物上的古碑,可与古建筑一道,确定专人负责看守保护。对特别重要的古碑文物,还可采取电子监控等现代设施,以防患于未然。三是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偷盗徽州古碑等文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力争有案必查、每案必破,以尽快打掉不法分子偷盗毁损古碑等文物的嚣张气焰。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对徽州古碑保护利用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并将其列入正在开展的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切实加以落实。
新闻推荐
6月3日,大山深处的休宁县板桥乡呈村田园美景如诗。芒种临近,新安源头的村民抢收抢种,用勤劳和汗水书写大地的诗行,与粉墙黛瓦的村庄相得益彰,美不胜收。汪红兴/摄...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