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玉莲 方姗姗
齐云山脚下的南坑村,原本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村落,道路交通不便,很少有游客会在此停留。2013年10月,连接齐云山入口处的大桥通车后,这里的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
7月10日,站在被群山环抱的南坑村,放眼望去,到处种满了向日葵。“今年南坑村种植了两百多亩向日葵,将在八月末迎来初次绽放。”休宁县齐云山镇南坑村乡村旅游文化合作社负责人吴之勇说,这里的向日葵种植呈八卦图的形状,站在齐云山上整个园区尽收眼底,将成为南坑村今年旅游的一大亮点。
在南坑村,詹转弟家是最早经营农家乐的。“村里以前就有一些散客过来游玩,中午找不到饭店,只能在农村找人烧饭,再支付一定的费用。”就这样,游客们找到了詹转弟,可口的饭菜游客们吃后非常满意,于是客带客,詹转弟就开始经营起了农家乐。解决了吃饭的事,詹转弟又开始思考住的问题,新房子经过装潢修整,现在已经有了六个标准间客房。
而村里农家乐经营得比较好的则要数李鸣凤,李鸣凤是土生土长的南坑人,竹筏漂到哪里,她就能介绍到哪里。“今年上半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很多游客住在我家不愿意走,在客房住满的情况下不得不在楼上客厅支起临时床位。”李鸣凤说,目前她家有标准间3间,普通间5间,所有房间均已安装好空调,去年营业额达到1.5万元。
周边的乡村旅游蒸蒸日上,作为闻名全国的道教名山齐云山,近年来,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不仅对景点进行修复,还修通了后山的旅游公路,在解决游客“走回头路”的尴尬问题的同时,还能让游客欣赏到后山的山水风光。针对散客以及自驾游游客增多的情况,齐云山旅游公司正按照5A级景区的服务标准对景区导览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山下开辟新的停车场,购物旅游集散中心也如火如荼建设中。
所谓“游山玩水”,近年来齐云山景区在努力打造道教名山品牌的同时,还积极开发水上旅游产品。2013年5月,横江太极漂流开始对外开放,配合道教文化,倡导养生,采用慢漂形式,两岸田园风光、田园意趣一览无余,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向往的旅游方式。
休宁县围绕打造“中国休闲养生之都”战略发展目标,倾力打造“福山、福水、福人家——中国乡村旅游福地”旅游形象品牌,全县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该县共有A级景区5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旅游乡镇6个,旅游专业示范村11个,特色乡村酒店和星级餐馆6家。2013年,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海阳镇盐铺村被授予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黄村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万安镇和万安老街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历史文化名街。
2013年该县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209.97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4.25亿元,农民从乡村旅游中直接受益3.8亿元。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达2.4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15%以上,乡村旅游已成为休宁县美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的增长点。
新闻推荐
□ 记者 吴玉莲7月21日,由市文明办、市财政局、新安江保护局牵头组织,黄山市夕阳红志愿者团队承办的“保护母亲河新安江”活动小组来到新安江源头——休宁县流口镇。...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