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汪梦婕 记 者 凌 良 钟 伟
晨刊讯 7月11日,记者在休宁县人民医院采访时得知,随着天气渐热,该院当天收治了今夏首例中暑患者。次日,记者从中心城区各大医院和一些社区诊所了解到,近来天气热,市民中暑现象有所“抬头”。
据了解,休宁县中暑的患者程先生今年36岁,11日临近中午,在工地上干活的他突然晕倒。工友将他送到医院,其意识还算清楚,但脸色苍白,浑身大汗淋漓。急诊医生诊断为中暑,收治入院。“受天气影响,最近疑似中暑症状的居民较多,所以市民都应该注意,尽量避免午间、下午高温时段在室外阳光下劳作。”屯溪老街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殷玉婷告诉记者,上星期全市天气开始放晴,随后几天社区里有中暑症状到站里看病的居民每天总有一两个,以出汗多、虚脱和眩晕的居多。“天气热了,这几天最高气温都在35℃左右,接下来中暑的患者肯定还会增多。”市内一家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收治情况来看,黄山市一些市民出现了“早中暑”现象。因为按理说现在并未入伏,天气还未达到最热,在这个时候,一些体质较差、缺少运动的市民容易出现“早中暑”。该医生表示,随着医学进步和医疗部门重视中暑知识宣传,现在中暑已被一些市民了解。一般来讲,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容易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此时便有了中暑的先兆,但如果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和盐后,症状很快会消失。中暑有多种症状,较轻的是出现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略严重的则表现为烦躁不安、血压下降;重症病例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等症。“如果身边有人中暑,市民可采取及时补水、湿毛巾擦拭、掐人中等方式自救互救。”上述医生说。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目前黄山市仍未进入三伏天,今年7月18日入伏,“三伏天”总共30天,具体为7月18日至7月27日“初伏”,7月28日至8月6日为“中伏”,8月7日至8月16日为“末伏”,8月17日“出伏”。“进入三伏天后,我们将迎来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段,届时将更需注意防暑降温。”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7月15日10:30许,省道326线休宁县齐云山镇兰渡桥附近拉起了警戒线,交警正在引导指挥过往车辆掉头返回,相关部门防汛包保人员正在劝导附近群众远离漫水区。记者看到,由于积水较深,兰渡桥已被洪水漫...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