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也谈“梅季”和“伏天”

来源:黄山晨刊 2014-07-07 21:24   https://www.yybnet.net/

□ 鲍飞立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了综合天文学和气象学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直接与气候、农事有关的二十四节气。据考证,距今21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就已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在其传承过程中又派生出一支较庞大的杂节气系统,不仅丰富了历法内容,而且调节了人们的四时生活。“梅季”和“伏天”就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民间杂节气。

先谈“梅季”。“梅季”主要反映了我国江淮流域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也含整个黄山市范围)的气候特点,指每年夏初时期出现在该地域的连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变大,人们家中衣物等容易发霉,食物则易腐败变质。其时,恰巧梅子开始成熟。“梅”与“霉”谐音,故这一时期就被人们称为“梅雨季节”,简称“梅(霉)季”。休宁县有民谚:“干梅头,湿梅脚。”“四五六月黄梅水,七八九月夹秋干。”“梅季”的开始与结束分别称为“入梅”与“出梅”。“入梅”和“出梅”时间的确定是结合节气与干支来推算的,因此每年的“梅季”长短不一样,但皆有30天左右。一般来说,“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公元2014年6月14日,即农历甲午年五月十七);“小暑”后的第一个“末日”为“出梅”(公元2014年7月11日,即农历甲午年六月十五)。“梅季”时,该地域温湿闷热,云层厚,气压低,人们颇感不爽,甚至患病,北方人来此地较难适应。“出梅”后,该地域降雨明显减少,转为局部雷阵雨和台风带来的暴雨,天气晴热,盛夏来临,酷暑难耐。

再谈“伏天”。“伏天”就是“三伏”天气的简称,人们的口头语。民谚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是我国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通常在公历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即农历每年六月初至七月中这段时间。“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认为,伏是阴气受阳气压迫而无法抬升之意,故为藏伏,因名“伏日”。按照农历规定,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推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10天),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10至2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10天),前后共30或40天左右。公元2014年(农历甲午年)的“三伏”期间为:初伏(进伏)从7月18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二)起;中伏从7月28日(农历甲午年七月初二)起;末伏从8月17日(农历甲午年七月二十二)起,于8月26日(农历甲午年八月初二)出伏,前后共39天。

新闻推荐

聋哑女乘错车走失到祁门民警热心相助四天后返家

□ 季必金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由于搭错中巴车,导致从未出过远门的休宁溪口镇聋哑人方女士走失了4天。7月11日中午,记者从祁门县公安机关了解到,经...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也谈“梅季”和“伏天”)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