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志伟
既然“鱼鳞图册”制度是在全国的范围内都实行的。那么,为什么唯独休宁县的“鱼鳞图册”能够得以完善保护与保存,而全国其它任何地方迄今都无大批发现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明代中叶后,鱼鳞图册与实际逐渐不相符合,而流为具文。清朝建立后,已名存实亡。清朝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和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再度重新编造、补造鱼鳞图册。现存“休宁鱼鳞图册”就是这一时期编修的,由于休宁编修做得好,在以后的土地赋税管理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人精心修补,妥善保存,一直使用到民国末期。其它地方则未能如此。
——“休宁”与“鱼鳞图册”的关系极不一般。元末朱元璋初入徽境并在休宁驻扎时,就采纳了休宁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进谏,为“鱼鳞图册”的普及和完善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鱼鳞图册”能够在休宁得到极好的保护,遗存丰盛,也与休宁县一直以来都格外注重地权、重视文化的传统有关。古徽州境内,山限壤隔,交通不便,兵革少至,地少人多,民鲜田畴,所以对地权尤为看重,非常注意保存作为地权证明的文书;同时,也使得这些“鱼鳞图册”不致于由于兵荒马乱、战火纷飞而遭到损失。加上古徽州自古文风昌盛、注重文化,尤其注重包括“鱼鳞图册”在内的徽州文书的保管与保护,休宁“鱼鳞图册”得以保护,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例。
新闻推荐
为全面深入开展豆制品专项整治,近日,休宁县市场监管局对全县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开展专项检查并抽样检验。此次重点检查豆腐、茶干生产单位原料把关、从业人员健康、加工场所卫生、食...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