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千年古村—屯溪隆阜史话(下)

来源:黄山晨刊 2014-09-23 19:09   https://www.yybnet.net/

□鲍飞立

隆阜村在民国时期曾被誉为“文化之乡”,名声在外。据史料,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的徽州学界,它还保留着诸多“第一”:戴英这位平生致力于振兴实业、兴办新学的清末实业家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隆阜珠里创办了徽州第一所农业学堂——“休宁县立农业初等小学堂”,设蚕桑科,列实习课,是徽州职业教育的发端(后又于民国元年即1912年在其旧居宝华堂创办隆阜小学);民国19年(1930年),程管候在隆阜创办了屯溪镇第一所县立小学校——“休宁县立东乡高级小学校”(后迁黎阳,今黎阳小学前身),并担任校长;民国11年(1922年),程宗泗(程管候协助)在隆阜创办了“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皖四女师”),并经陶行知举荐,任校长,这是屯溪地域开办的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民国12年(1923年),该校在陶行知的关心、指导下,开展“平民教育”,办起了“平民夜校”,“叫不识字的隆阜化为识字的隆阜。”师生们在困难条件下坚持了三年,受教育的各类成人学生达2500余人,基本扫除了文盲。隆阜村的“平民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了徽州各县,影响很大。民国17年(1928年),“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皖四女师”)易名为“安徽省立第四女子中学”(简称“皖四女中”),这是屯溪地域开办的第一所中学和徽州唯一的女子中学。民国18年(1929年),该校增设职业班,开设织布、织袜、缝纫3个专业,这是徽州地区(也含屯溪地域)的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之始。民国27年(1938年),该校改名为“安徽省立徽州女子中学”;建国后,更名为“安徽省屯溪女子中学”,1958年9月实行男女同校,改称“安徽省屯溪隆阜中学”,1988年再更名为“黄山市隆阜中学”至今。1978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徽州地区行政公署在设于隆阜的“徽州地区师范学校”原址上创建了徽州地区第一所大专院校——“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1979年,改称为“安徽师范大学徽州专科班”,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为省属高校;2002年2月升格为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改称为“黄山学院”至今。

据不完全统计,从民国到现在,在隆阜村创办或设立的各类学校,除上述四校之外,还有下列学校:民国元年至23年间(1912-1934年),有私立务实初级小学校、私立益群初级小学校、私立东原初级小学校等校。民国22年(1933年),由徽州六县省议会议员与学界人士发起成立的“紫阳书院款产委员会”在隆阜创办了“新安公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民国24年(1935年)改为“安徽省第十区农业实验中学”,迁往高枧村。民国33年(1944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从江苏南京内迁来安徽屯溪的“私立南京现代初级中学”设在隆阜(1950年2月并入屯溪中学)。民国35年(1946年),由詹福坚、程管候等人发起和创办的私立“紫阳小学校”设在隆阜(建国后,该校并入隆阜小学)。1950年,皖南康复医院(军队医院)在隆阜曹家花园(今黄山市血防所所址)创办“皖南医士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30余人,一年后迁往合肥。1958年7月,“安徽省屯溪卫生学校”在隆阜创办,隶属安徽省卫生厅,因需靠近屯溪市人民医院(今黄山市人民医院),不久迁址到屯溪柏树街栗树园,直到2012年该校(后曾两次改名为“徽州地区卫生学校”和“黄山卫生学校”)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自行撤销为止。1958年8月,从休宁县城迁来屯溪柏树栗树园建校的“安徽省屯溪师范学校”则搬来隆阜“屯溪卫校”校址建校,1971年改名为“徽州地区师范学校”,1959年春,在隆阜创办“休宁县屯光人民公社(大公社)农业中学”,1961年停办。1976年,徽州地区农机局在隆阜创办“五七”农机学校,1978年,更名为“徽州地区农机学校”,1988年又更名为“黄山市农机学校”至今。1984年,“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屯溪分校”在隆阜开学,1990年,更名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屯溪分校”,2012年,又更名为“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黄山分校”(校址设在“黄山市农机学校”内)。1985年,徽州地区劳动局在隆阜创办“徽州地区技工学校”,1988年更名为“黄山市技工学校”至今。

另据史料,从民国到现在,在隆阜村创办的各类官办和民办的报刊杂志也不少,按创办年代先后顺序有:民国11年(1922年)冬,《休宁县农会杂志》在隆阜创刊;民国14年(1925年)10月10日,隆阜青年励志社创办《先声报》;民国17年(1928年)4月21日,省立第四女子中学创办《徽音》杂志;民国27年(1938年),省立徽州女子中学部分师生创办《烽火旬刊》,后改为周刊,由《皖报》发行;民国27年(1938年),省立徽州女子中学部分师生创办《向日葵》(油印本),在学生中传阅;民国31年(1942年),7月18日,国民党中宣部东南区战地宣传专员办事处在隆阜创办《中央日报》(安徽版),次年,迁往屯溪柏树街栗树园,民国34年(1945年)10月底迁沪出版;民国33年(1944年)9月1日,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皖南办事处创办《中国日报》,社址始在阳湖村,继迁屯溪杨梅山,最终迁隆阜村,民国34年(1945年)9月1日迁往南京;1981年,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办《徽州师专学报》,2002年更名为《黄山学院学报》。

新闻推荐

黄山市“菜篮子”前8月“挂果”多

□ 记者  冯劼晨刊讯  9月22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今年黄山市“菜篮子”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截至8月底,全市已有4460亩“菜篮子”民生工程基地完成建设,占计划的8...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大美黄山乐逍遥2014-10-01 20:58
猜你喜欢:
评论:(千年古村—屯溪隆阜史话(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