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翠竹贵如金。黄山市是安徽省重点竹产区,全市共有竹亚科15属169种,竹林面积102.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0%,蓄积量2.66亿株,其中毛竹林面积91万亩,蓄积量2.14亿株,散生竹463万株。黄山市建立了几处竹类种质资源收集区,市林科所建立了有11属57个竹种的品种园;黄山区建立了500亩拥有竹种115种的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太平资源保存库。
竹林在黄山市三区四县均有分布,其中以黄山区和休宁县最多。全市1万亩以上竹林重点乡镇33个,休宁县五城镇竹林面积最大,该镇西田毛竹基地为最大连片竹林。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歙县为“中国特色竹乡”;黄山区汤口、龙门、歙县石门、黟县洪星、休宁县五城5个乡镇为省“竹子之乡”。
结合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黄山市着力培育竹资源、打造特色竹产业,加快美好乡村建设。2008年以来,全市共新造竹林面积近6万亩,重点毛竹乡镇的林农年人均来自竹业的收入接近2000元。2013年全市产毛竹693万根,竹产业产值近10亿元(约占全省产值的10%)。全市现有毛竹加工企业10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2013年生产加工竹制品10.5万吨。
创新发展机制,促进规模化经营。推进林权流转,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发展竹产业;活化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按“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竹林基地。大力发展竹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现有竹业专业合作社21家,经营面积4.5万亩,入社农户2100户,辐射带动山区群众近4万人。
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通过财政贴息贷款等形式,引导现有竹加工企业提升能力水平,增加附加值;扶持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涌现出金竹竹业、邦博竹业等一批毛竹重点加工企业。
加强抚育管护,提升竹林质量。抓住掀起绿色提升高潮契机,以林业科技成果应用为手段,结合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以“三线一流域”(徽杭高速线、屯黄线、慈张线、新安江流域)和太平湖库区周围为重点大力兴建竹林示范基地,提升竹林质量。
加大科技兴林,提高经营效益。以农林院校及国家竹藤网络中心太平中试基地为技术支撑,以组织实施竹木材料天然耐腐性研究基地、竹种质资源试验站等项目为载体,推进科技兴竹。大力推广实施垦抚施肥、留笋养竹、合理间伐等先进实用技术,并对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场,进行测土配方,推广平衡施肥。广泛开展技术培训,让林农掌握先进技术。目前全市建成省级千亩毛竹科技示范园7个。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制定出台财政奖补政策,对竹产业发展给予以奖代补。有机整合各方项目资金向竹产业倾斜,增强竹产业发展后劲。
新闻推荐
为向社会展示白际乡发展特色农业所取得的新成绩,提高落户怡兴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对外的知名度,拓宽山区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将于12月20日在白际乡举办黄山市首届红薯干节。该节的举办将对进一步...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