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昂首阔步迈入高铁新时代满怀豪情迎接黄山大发展

来源:黄山日报 2014-11-10 21:54   https://www.yybnet.net/

合福铁路试车 黄山北站效果图 黄山北站效果图 施工现场 黄山北站初见雏形 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现场采访 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现场采访 合福铁路概况

京福(合福)铁路:北起北京市,南至福州市,全长1830.4公里(其中北京—合肥段1020公里、合肥—福州段810.4公里),按时速350公里、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总投资2384亿元;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8个市、省(其中安徽蚌埠以北使用的是京沪高铁线路,实际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福建三省,所以又称合福铁路。

合福铁路安徽段全长343公里,总投资439亿元。

合福铁路在黄山市境内长70.1公里,途经4个区县(歙县、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11个乡镇(溪头镇、桂林镇、富堨镇、郑村镇、潜口镇、岩寺镇、西溪南镇、奕棋镇、万安镇、商山乡、五城镇)。

铁路建成通车后,黄山至北京5小时、至福州2小时、至合肥1小时。

黄杭铁路概况

黄杭铁路:东起浙江省杭州市,西至安徽省黄山市,途经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徽州区。杭州东站至黄山北站运营长度287.545km,本次建筑长度265.150km。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小时。概算投资338.3亿元。其中,浙江省境内184.728km,安徽省境内80.422km。全线桥隧比高达84.3%。沿途设车站10个(杭州东、萧山、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绩溪、三阳、歙县、黄山北站)。

黄山,与高铁一起飞驰

早上在合肥喝茶,上午在沪杭上班,晚上回到黄山享悠闲生活。

这样的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随着不远的将来合福、黄杭两条高铁建成通车,乘坐火车从合肥经黄山再到杭州只要2个小时。

黄山正昂首阔步进入高铁新时代。

交通:开启“同城”时代

据了解,合福铁路计划明年初联调联试,年内实现正式通车,沿途与多条快速铁路相衔接,融入全国快速客运专线网,成为沟通华中与海西地区的一条大能力客运通道。同时,随着黄杭铁路4年后建成通车,黄山将进入长三角地区“同城时代”,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合福、黄杭铁路丰富了黄山的对外联系方式,黄山的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业内人士认为,高铁的开通,对于黄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不仅连接全国高铁网络,而且带动新区域的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商圈。

今天,随着高铁建设的推进,黄山人走出去的梦想与现实间架起了一道道彩虹。一个正在形成的快速、便捷、立体化的交通网,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黄山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经济:形成城市商圈

黄山高铁开通之后,黄山将会被纳入长三角经济圈,给黄山又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高铁给黄山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是:高铁新区将形成黄山市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商圈。”黄山经济开发区某项目销售经理坦言。

商人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高铁带来的巨大财富和商机。

高铁新区已逐渐成为财富热点。交通的便利,带来生活的便利,汇聚更多人气,提高经济效益。如今高铁周边高品质楼盘逐渐增多,俨然成为投资热点。一些地产开发商搭上了高铁的顺风车,打出高铁旗帜,赚来人气与销售。

“黄山今后不仅是旅游的胜地,也将是一方投资的热土!”黄山联强纺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绪明认为。在杭州投资创业的祁门人程得集表示,打算在高铁建成后将企业生产中心建在家乡,实现自己多年的返乡创业梦!

高铁,将推动黄山经济社会快速“向前跑”。

旅游:驶入“快车道”

黄山市作为旅游城市,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进一步强化黄山特色,提升城市价值而且让旅游这个标签更加有品质,黄山市民的国际化程度也得到提高。

目前,黄山市旅游产品多以旅游目的地产品为主。市旅委调研员项敬贤认为,黄山迈入“高铁时代”,不仅形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互补的立体交通体系,将旅游半径扩大到1000公里,而且通过与周边城市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产品组合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也将更强。

“黄山是享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华东地区是其最重要的客源地之一,高铁开通将大大缩短两地的时空距离,方便游客出行。今后,高铁旅游、家庭游、自由行、商务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将获得进一步挖潜。”黄山中海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方延庆说。

“面对高铁‘聚客效应\’带来的客源,我们应积极推动服务、设施与高铁时代接轨,提早策划一些以高铁为中心的旅游新产品,实现高铁北站到市区及各景点的交通无缝对接。”旅行社从业人员认为。

高铁邂逅旅游,从而点燃了黄山旅游发展的激情,成就黄山加速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梦想。

高铁巨龙展雄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1月7日,本报赴黄山高铁采访组记者在施工现场,仰望黄杭高铁西溪南特大桥,这一伟人诗词名句便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在工程现场负责人带领下,记者沿着塔吊楼梯走上桥梁墩身顶部,零距离一睹大桥的“真容”。

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东侧的西溪南特大桥设计全长2944.99米,为双线特大桥,全线共2个桥台,86个桥墩,773根桩基,按双线一次建成。

记者站在近20米高桥墩顶部的制高点,极目远望,一排排已经建成的桥墩屹立在群山间,连绵不断,如同一条巨龙,即将腾空出世。

“西溪南特大桥是黄杭铁路的‘硬骨头\’工程之一,控制工期和施工难度较大。其中横跨丰乐河有一个80米的连续梁施工,难度很大。还要跨西溪南公路,安全施工非常重要,严禁高空坠物。”施工方中铁十一局杭黄铁路站前II标项目经理部办公室主任张光林介绍道。

于今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的黄杭铁路是省部联合审批的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有效连接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通道的重要纽带。中铁十一局杭黄铁路站前II标项目经理部承建的站前II标全长25.413km,总投资10.13亿元,先期开工段以特大桥梁、长大隧道为主的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为西溪南特大桥、新力特大桥和金锅岭隧道进出口。

为了黄杭高铁建设,中铁十一局的建设者从7月份进场就战斗在这里,立志打一场高标准、高质量的“闪电战”。

7月28日11时11分,黄杭铁路全线第一桩——西溪南特大桥首根钻孔桩浇注完成,标志着该公司承建的重难点工程顺利进入施工攻坚阶段,同时也刷新了节点开工工期目标。

在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台台挖掘机正在平整着新的开钻地基,一辆辆载着沙石料的重型货车繁忙地穿梭着,塔吊、吊车、搅拌车紧张作业,现场有序而繁忙。“特大桥现场现有200多工人,分成5个施工班。为了抢工期,自今年7月份正式进场以来,一直都是24小时轮班开工,满负荷作业,大家都没有放过假,中秋节也没有休息,这个春节也不打算回家了。”现场施工负责人李勇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自黄杭高铁动工以来,中铁十一局全体参建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抗酷暑、战雨天,并先后开展了“大干60天”劳动竞赛活动,成立了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不断掀起大干高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10月上旬召开的首次黄杭项目观摩会上,中铁十一局黄杭项目得到业主单位、专家学者一致肯定和高度称赞: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将继续发扬铁道兵的优良传统,依法合规打破常规,安全、优质、高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中铁十一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黄山北站建设初见雏形

“站房金属屋面完成90%,消防管道安装95%,站台石材已经全部到位,三站台铺装完成60%……”11月7日上午,在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的高铁黄山北站采访时,中铁建设合福铁路安徽段站房四标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刘鹏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进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高铁黄山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进展迅速,目前站房和雨棚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站房内外装修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

上午10时多,走进初见雏形的高铁黄山北站站房,记者看到,架空层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金属屋面采光天窗主龙骨已经安装焊接完毕,天窗玻璃也在加工过程中;基本站台雨棚梁柱底板正进行基层处理及防腐;站房内自动扶梯已经安装完毕,待修整调试;一层售票厅样板间墙面石材幕墙和吊顶的主次龙骨焊接完毕……

在站房内的天桥施工现场,记者遇到一位正在进行打磨除锈的工人江永五,他是西溪南镇长林村村民,虽然这个月才来施工现场干活,但能参与高铁黄山北站的施工,55岁的江永五觉得是一份荣耀,“虽然我这个环节看起来不太起眼,但身为黄山人,能为黄山高铁的建设出一份力,我也开心得很。”站在天桥上,放眼可以看到基本成形的高铁正线轨道,工人正在站台铺装石材。

项目总工刘鹏指着黄山北站效果图告诉记者,黄山北站站房人行交通采用上进下出形式,一站式,无转乘。乘车旅客从高架落客平台到达后,进入车站购票、候车,从天桥到达各站台乘车;地下设游客集散中心,抵达旅客通过地下通道从集散中心分流,这样可以做到人车分流,提高进出效率。

高铁工地汇暖流  

这是一处小山坡,合福铁路安徽段黄山北站工地附近,几幢简易工房,承建该工程的中国铁建公司中铁建设项目部便设立于此。

11月7日上午,徽州区西溪南派出所民警鹿海波来到项目部,检查安全防范情况。“来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朱良金笑着招呼,如对老友。   鹿海波介绍,对于辖区重点工程,他们专门制定护航方案,包括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处置矛盾纠纷,协助管理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法律法规,帮助完善安保措施等。“他们夜里还来巡查呢,我们材料多,但从来没丢过。”山东汉子朱良金快人快语。   

朱良金回忆,去年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为协调办公用地,管委会、铁道办、西溪南镇、长林村负责人赶至现场。其时风大,灰尘漫天,但他们联系地块户主,现场划定尺寸、位置,工作高效。今年4月大雨,危及站房及站前广场,管委会紧急调来10余台挖掘机,从凌晨一直忙到下午4点多,及时排水。今年7月盛夏,管委会带着西瓜、方便面、矿泉水等,到工地慰问。今年端午节,工地要运木材,为阻止松材线虫,市区林业局赶来,决定先检验检疫。在未发现病虫害的情况下消毒,封存,到规定时间后再由林业局开封,解决了执法与需求的矛盾。朱良金告诉记者,就连普通群众也支持他们。去年9月,他们打听何处租房,遇一企业保安。保安一听是建高铁的,立马带他们查找房源。问何处接水,长林村民汪顺义主动帮忙联系自来水公司,从长林村接水,解决了用水难题。“黄山人文化底蕴深厚,素质不错。”朱良金有感而发。

环保理念建设绿色黄杭

金川斜井项目工程地处黄山、天目山、千岛湖三大风景名胜区内,周围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等特殊保护目标众多,同时,沿线水系属新安江、富春江上游重点预防治理保护区,且涉及当地居民地表饮用水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为了尽最大努力保护黄杭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在金川斜井的设计阶段,我们就已经对项目的环保问题做了全面考虑。”中铁隧道集团杭黄铁路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项目技术部的负责人陈磊介绍说,根据实地勘测,对可能影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以及居民生活的线路设计都进行了位置上的微调,对于土石开挖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绿化破坏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走进金川斜井施工现场,精心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的集中拌合站出现在记者眼前。为了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项目部特别对水泥罐安装了除尘设备、对拌合机进行了封闭处理。同时,施工现场还设置了固定的垃圾桶和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在生活区设置化粪池集中处理所产生的粪便、污水;洞口、拌合站旁的污水处理站也正在修建中,今后将对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黄杭铁路建设凸显的环保理念,施工为环保让路,真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绿色黄杭。”陈磊说。

金川斜井位于金川乡,是黄杭铁路站前工程Ⅰ标段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处施工点。斜井全长2390米,位于金川乡搁船尖旅游景区,为全线最长斜井,建成后将用作救援应急通道,坡度9.27%。“我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地质超前预报,合理制定推进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快速进行。此外,在斜井内作业,通风很重要,我们在传统的通风方法之外,再进行技术上的优化改进。目前,正在制定和完善中。”陈磊说。

目前,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开挖实行24小时全天候施工作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铁建设者们正克服山高、谷深、路险等客观环境的困难,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施工中,演绎着高铁人吃苦耐劳、不畏险阻的奉献精神。陈磊介绍,从9月份金川斜井正式施工以来,最快施工速度按照一天3.2米掘进。金川斜井目前已经开挖近60米,施工进度按照预期目标进行。

在这一群“安全帽”中,有一对“父子兵”,父亲叫李中贵,儿子叫李泽洪。李泽洪跟着父亲做支护工已经两年了,两人在工作中相扶相守,配合默契。

李中贵从事隧道支护工(立拱工)已有9年,两个多月前来到黄杭高铁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项目,负责对每一个开挖的隧道进行立架支护。支护工是隧道项目中最艰苦的工种之一,通俗的说,就是织起隧道施工的安全网。“立架的尺寸误差最大不能超过1厘米,否则就会很危险。作为隧道支护班的领工员,责任很大。”李中贵告诉记者,“在隧道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精神都高度紧张着,岩缝的开裂声、岩层渗水的滴答声甚至是掌子面的一个很小的洞,只有尽早发现这些危险信号,才能尽可能避免不可想象的灾难发生,真正保护工友的生命安全。”

我们的采访因声音太大而选择在隧道外,但接受采访的李中贵不时向隧道内的方向张望,这是一种职业潜意识,只要是在施工,心便在隧道、在工友、在儿子的身上,因为,作为一名支护工,安全两字重千金!

“真遗憾没有时间去黄山看一看!”

11月7日,本报赴黄山高铁采访组来到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徽州制梁场,这里承担着黄杭铁路站前II标工程内所需的所有混凝土铁路桥箱型简支梁的预制任务。办公区几乎没人坐班,只有迎接我们的小伙子田秦。他告诉我们,现在很忙,大家都在施工现场。

我们在制梁工区看到,近150亩的工区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运送材料的,绑扎钢筋的,安装模板的,养护箱梁的……田秦告诉我们,此次黄杭铁路的建设任务时间之紧从未有过,一个月之内要完成85孔梁的任务。浇注一座梁需持续输送混凝土6小时,外加养护、钢绞线张拉等,工序很复杂,“当然,其中的科技含量也很高啊!”田秦自豪地说。

在给我们介绍的时间里,田秦不停地接听手机。“每次接电话不是在提梁机下就是在发动机旁,声音十分嘈杂,一天下来耳朵嗡嗡直响。这不,第二个手机也快没电了。”田秦在工地上负责设备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一旦遇到问题,总是来找他。“很忙,忙得连理头发的时间都没有。”“几十米之外的唐模景区去看过吗?”“没有,从7月份来到工地,就几乎没有出去过。因为是两班制,每天在工地上要待十五六个小时。现在任务紧,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设备、增设制梁台,连施工时间也要精心安排,争分夺秒是必须的。”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艰苦,田秦和他的同事们丝毫没有懈怠,言行举止处处透出一种坚毅拼搏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田秦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在工作中边干边自学施工管理,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每天都在争分夺秒,过年也回不去了!知道黄山很美,但我想肯定是没时间去黄山看一看了,真是很遗憾!”田秦无不惋惜地说。

高铁旁边是我家

“前面500米的地方就是我家,以后我家外甥们坐高铁回来,站台就在家门口可方便了!”11月7日上午,在合福高铁标段西溪南段的沿线无砟轨道上,记者遇到了徽州区西溪南镇上长林村村民胡红霞、胡国女和吴佩云三人,她们正在高铁上干着打扫卫生和修补防水灯杂活。

说这话的是正在轨道边上用铲子抹平防水胶的胡红霞,她说高铁从家门前经过,征用了她家1亩多地,她也是天天坐在家里看着家门前的荒山和田地是如何变成高铁铁轨的。

“我家的地就在前面的308段,虽然已经变成了铁轨,但我还是能认出来我家种了几十年地的位置,田地变高铁了,我们以后出去也方便多了。”胡红霞开心地说,自己的外甥、外甥女和侄子侄女在合肥工作安家多年,但逢年过节时都会利用放假的时间乘坐火车或者汽车回来与他们这些长辈们团聚。

现在,在高铁铁轨上工作了一年的胡红霞,眼看着高铁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高铁西溪南段的铁轨上的防水、修补和卫生又都是自己和同村人亲手完成的,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帮胡红霞用剪刀剪开防水胶的吴佩云忍不住对记者说,以前自己总是在电视新闻上了解到高铁的速度很快,乘坐很舒服。没想到,现在黄山通往北京的高铁就在自己家门口,还是自己亲眼看着和动手建起来的,等到高铁通了之后,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买张高铁票,坐在高铁里欣赏自己家房子是什么样子。

在一旁负责往路基缝里挤填胶水的胡国女则说,4年前高铁建设征用她家田地的时候她还一直舍不得,觉得高铁建设改变了自己家熟悉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门口高铁铁轨的延伸,她渐渐发现,家门口不再是茅草山坡和田地,而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变化。她和她的孩子也将会沿着家门口这条延伸的铁轨,走得更远更好。

高铁客运站:步行就近换乘

11月7日,本报赴黄山高铁采访组走进正在建设中的黄山高铁综合客运站施工现场。

时值立冬,天气寒冷。综合客运站施工现场,挖掘机铁臂飞舞,源源不断地将刚铲下来的土石块装车;一辆辆运输车穿梭其间,忙碌运转,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坐落在黄山经济开发区,毗邻高铁黄山北站的黄山高铁综合客运站是京福高铁黄山段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黄山市重大民生工程和2014年“十大工程”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计划建筑总面积53000平方米。

高铁综合客运站作为集多种道路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无缝对接高铁站是工程重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高铁北站和客运站主站楼之间修建有一条景观雅致的百米长廊,旅客从高铁站出站经过风雨走廊到客运站乘车,只需步行5分钟。”项目负责人翻开客运站效果图介绍道。客运综合站规划了18000平方米的客运主站,设置22个发车位,5个落客车位,156个大客车停车位,确保旅客安全、迅速完成中转、换乘,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

高铁综合客运站承载了多式联运、旅游集散、旅客运输服务与组织、车辆调度与信息服务、辅助服务和延伸服务等六项基本功能,凸显“大旅游、大交通、大黄山”的综合性服务功能,未来还会设立黄山游客到访中心、旅行社超市、黄山旅游纪念品旗舰店、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旅游用品超市和提供汽车租赁服务,让游客刚下高铁就能直观感受黄山旅游,可直接享受个性化旅游服务。“据业内人士预测分析,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黄山旅游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北方和珠三角客源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游客数量将大大增加,个性化旅游更是大趋势。”项目负责人表示,综合客运站建成后,本着“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不动摇,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旅游交通网,并辐射周边300千米内的城市(景点)群,致力实现景区景点间的自由换乘,提高旅游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升黄山旅游的舒适度和美誉度。

据介绍,项目自2014年4月份启动以来,方案设计、立项、施工图图审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土石方工程已完成80%。

新闻推荐

月日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休宁县榆村乡郑湾村签署学

11月22日,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休宁县榆村乡郑湾村签署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协议,并授予该村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实践基地牌匾。据悉,2015年起,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昂首阔步迈入高铁新时代满怀豪情迎接黄山大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