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休宁县残联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大力支持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促使残疾人通过就业创业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家庭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其中,有两个是新冒出来的残疾人创业致富典型。
商山镇金竹村农民詹国安,因大拇指伤残失去功能。县残联不仅在他创业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还帮助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今,詹国安在金竹村的家里办起了饰品加工厂,加工生产手链、项链、挂件等小饰品。虽然是小小的饰品,但是销路很好,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詹国安的饰品厂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为周边的一些残疾人和大量农村老弱病残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程苞是金竹村当地人,因为身体残疾,到外面务工很困难。詹国安在村里办起这个饰品厂后,她就来到厂里上班了。她虽不是天天来上班,但每个月少的时候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500元。“县残联给予这么多支持,我打算把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大,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到这里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说起未来的打算,詹国安更是充满信心。
榆村乡郑湾村的汪同静身残志坚。他和妻子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不仅做好家里的各项农活,还办了一个养猪场。今年他家养了8头母猪,200多头肉猪,纯收入将近三万元。在县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汪同静还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县残联对我的养殖事业大力支持,我今年养了200多头猪,明年打算养500头。”
为支持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休宁县今年举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对60名残疾人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技能。同时按照标准,对残疾人就业创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支助,共补助残疾人30人,资金18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位。
据了解,休宁县已经连续三年对残疾人就业创业进行扶持,扶持政策还将延续下去。不仅如此,该县残联还对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并且为因老致残的老年人免费发放轮椅。通过多种措施,休宁县残联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汪荷洁 宋建忠·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沿着已建成的休宁县齐云大道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快车道”一路向西,齐云大道五期建设正趁着大好晴日争分夺秒,全速建设通往齐云山风景区的“快速通道”。齐云大道五期,即...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